第135章 老君仙山137(1 / 2)

二人兴致勃勃地参观完了曹操高陵遗址博物馆,从隐秘处,回到了隐形的黄金宝船上,开始讨论起关于曹操会将九宫八卦图,放于了何处。

陈惊鸿道:“既然九宫八卦图,不在曹操的墓之中,你说他礼贤下士,那有没有可能,他将此图送人了呢?”

玉风受到陈惊鸿的提示,想起了一篇曹操的诗文,说道:“曹操写的《气出唱·其三》:游君山,甚为真。崔嵬砟硌,尔自为神。乃到王母台,金阶玉为堂,芝草生殿旁。东西厢,客满堂。主人当行觞,坐者长寿遽何央。长乐甫始宜孙子。常愿主人增年,与天相守。

他曾经去老君山游玩,相传他在山上得到了一部长寿养生功法。九宫八卦图会不会是他,用来交换那部养生功法呢?”

陈惊鸿笑道:“老君山,相传是道教始祖李耳,也就是《道德经》的作者“老子”的归隐修炼之地。被誉为:天下无双圣境,世界第一仙山!这里修炼的世外高人,很可能会对九宫八卦图这样的宝物,非常感兴趣。说不定,曹操真的将九宫八卦图,送给了老君山的得道高人,我们不如去这世界第一仙山的老君山,看看如何?”

玉风大笑道:“好!就去老君山!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我通读三千道藏,武道修为也因道家思想,有所精进。我们就一起去老君山,拜访这个道家第一仙山!”

老君山位于洛阳栾川县,历史上的栾川,长期属卢氏县管辖。

《卢氏县志·碑志》中记载老君山,称“北魏时,为作纪念,在山上建有老君庙。到唐太宗时重修,由大臣尉迟敬德监修。”

这老君庙为铁椽铁瓦,又称铁顶,明代香火尤为鼎盛。

东周时期,因“守藏室史”李耳到此归隐修炼,被道教尊为太上老君,唐太宗赐名为“老君山”,沿袭至当代。老君山因太上老君李耳在此归隐修炼而得名,具有2000多年的悠久道教文化历史。

老子写成《道德经》后,就告别函谷关的关令尹喜,骑着青牛而去,《史记》记载:“莫知其所终”。据文字记载,老子归隐于洛阳景室山,即老君山。因此老子文化和道家文化深深地影响着老君山地区,老君山也成为中原山水文化的杰出代表。老君庙、灵官殿、淋醋殿、道德府等庙宇,古朴凝重,香火炽盛,一直是中国北方各省道教信众的拜谒圣地。

北魏时期,为作纪念,在山上建有老君庙。

贞观十一年(公元637年),唐太宗李世民派尉迟敬德做监工重修了老君庙,并赐御笔亲书的匾额“天下名山”。

诗人王心鉴作有《老君山》诗,言到“云岭一万重,秋来此间清。扑面迎翠色,回转别泉声。金顶倾紫气,石林逸仙风。深涧皆静寂,蛱蝶不知名。”

玉风为了避免惊世骇俗,只带了神兽军团中,看着还算正常的精卫同行,当然还有了陈惊鸿和西门四美,一行六人一鸟,为表诚意,在老君山下,步行登山,一路看这完的美景,拍了很多相片,陈惊鸿全发到了七仙女微信群里。

七仙女微信群,白骨精:世界第一仙山,老君山风景如画,大家快来围观!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