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百年中国现代诗歌漫谈(7)116(1 / 1)

6.百年中国现代诗歌20+10最佳

从胡适开始至今,中国现代诗歌百年有余了,而在这百年里,中国现代诗歌的作者们大大丰富了中国文化,为中国文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首先是那些真正写出好诗来的优秀诗人,但也包括那些辛勤地默默地写诗并热爱诗歌喜欢读诗的广大诗民。

一首诗的好坏,用什么来评判呢?我认为,写得好,写得美,写得新奇固然重要,但还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评判标准是“共鸣”。如果你写的诗连你自己都感动不了,那就扔了吧。如果你写的诗只能感动你自己,或者只能感动一个小圈子里的人,那只是比较成功。如果一首诗能够引起许多人,甚至天下人,甚至几代的天下人的共鸣,那么这就是一首至少非常成功,也许是伟大的诗了。上面说到过,有人说李白的小诗《静夜思》是千古第一诗。其实细想之下,我觉得很有些道理。就拿我自己来说,每次想到这首诗,就会为那种深厚到漫无边际的意境所感动。这就叫共鸣。如果一首诗是最能引起天下人的共鸣和感动的,那这首诗就应该是天下最佳诗了。

我这里选出20首最佳现代诗歌和10首最佳现代歌词,既是集玉而成,也算是抛砖引玉,希望大家都来说一下,改选一下。

自古有《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精选诗集,而且出了很多版本。中国现代诗这方面是怎么个情况呢?

网上有个《中国现代诗歌大全》,由“中国现代诗歌文库编委”于2005年至2006年编出。里面选录了519位诗人的5174首诗,堪称庞大,读都读不过来(建议收藏)。里面按年代也按流派分,还按汉语拼音的姓氏排列诗人,点击每个诗人的名字都能读到此人一至几十首入选的诗。这个编委做了一件大事。可惜的是,工作还有些粗糙,比如舒婷的代表作《致橡树》和戴望舒的代表作《雨巷》居然没有收入;还有,在H的姓氏群里,我没有找到贺敬之的名字。也许是编委对他有些看法,但是,他是第一部新歌剧(这也是诗歌噢)《白毛女》的作者之一,他的诗《回延安》在我读书时还收入了课本,至今我还记得“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捧定宝塔山。千声万声呼唤你,母亲延安就在这里”这些朗朗上口容易记住的诗句。不管对他怎么看,但他至少应该被视为一个“流派”的代表人物。这些也算是这个相当好的《大全》小小的不全吧。

网上有不少现代诗歌的选集,我看到的有《现代诗一百首》(其实收录了约80首),《经典现代诗歌欣赏63首》,《中国现代诗巅峰之作》(共收录了11首),《让人惊艳的10首现代诗》,《最值得读的十首现代诗》,《现代诗歌精选集》(共收录了17首),《现代诗歌精选》(共收录了36首)。这些选集有以下这些特点:一,在收录比较多的选集里,被选入最多诗的基本上都是席慕容,其次是徐志摩、北岛、汪国真等。二,在精选(选入数量少)的有排名的选集里,排在第一位的基本上是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戴望舒的《雨巷》或排第二,或在前几名之内。三,精选集子里选入的,有好几篇显然可以说是公认的,比如卞之琳的《断章》,余光中的《乡愁》。四,精选集子里有几篇是单选的,比如有个集子里选入了冯至的《蛇》,有个集子里选入了臧克家的两首。

我基本尊重那些公认的篇章,略作了些调整。首先,这里一共才20个位置,本来象席慕容、徐志摩、北岛等可以每人至少多选一首,但我还是遵循了一人最多一首的原则。第二,《最值得读的十首现代诗》选编者把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放在第一位,戴望舒的《雨巷》第二。但他在《雨巷》后面写道:“开新诗节律之先河,也是新诗中的第一经典之作”,在《再别康桥》后面又写道:“我不认为这首诗好过《雨巷》,整体看还有所不如。但没办法,这首有两句确实是妙手偶得之句。”我同意他的看法,我更喜欢《雨巷》,我干脆把《雨巷》排到了第一位。第三,这里面的诗人都是公认的最佳,但这里选入的他们的诗我也没有把握。比如席慕容,就不知道选哪首好。徐志摩的诗,其实我更喜欢《雪花的快乐》,但在这里还是尊重了约定俗成原则。第四,我把胡适的一首诗也放了进去。本来我甚至想过放到第一位去。不是因为胡适写得有多好,而是因为有了他才有中国现代诗歌。但最终我还是跟自己妥协了一下,把他放到了第二榜单第一位去(总第11位)。第五,我把匈牙利人裴多菲的诗《自由与爱情》也放了进去,因为正如我上面提到的,我想强调一下,译诗是再创作,这首诗其实可以视为殷夫借裴多菲的“情节”用中文写出来的。而且它当时有很强的影响力。第六,造就了格言或成语的诗优先。比如,顾城写了很多好诗,但我选他只有两行的《一代人》,是因为这两行是他家喻户晓并成为格言的句子。海子也写了很多好诗,我选他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并不是因为这首诗整体好于他的其它诗,而是因为这八个字也成了格言,而且意境大美。选入臧克家的《有的人》,一方面是因为别的选集里这首也有入选的,但更重要的是因为这首诗开头两句成了格言。卞之琳的《断章》也是出于这个原因而入选(当然几乎所有选集都选了它)。

第七,我在这里做了一件前无古人的事,即把散文诗也放了进去。散文诗也是诗,这一点是无争议的。鲁迅没有写过现代(分行)诗,但他写过不少优秀的散文诗。《中国现代诗歌大全》在他的名下也收录了一些散文诗。但是,在现代诗歌的其它选集里,根本没有考虑把散文诗也放进去。除了鲁迅,还有林语堂、余秋雨等人写过非常好的散文诗。因此,我在这个20首里放入了3首散文诗,即以上提到的三位各一首。

更大的一件事是,我编选了现代歌词十佳,也放入了这篇写现代诗歌的文章里。道理前面已经讲过了。本来我还考虑过把歌词十佳穿插到现代诗歌二十佳里去,但最终还是放弃了。原因之一,要遵循“饭要一口一口吃”的古训;原因之二,象我这样的编选没有多少参照物,有的歌词的先后排序没有多少把握,跟现代诗歌穿插着摆放,位置就更难定了。还有待大家多提看法。

歌词的选入,我唯一的参照是网上《十大歌词写的非常好的歌》这个选集。这个选集选入的第一首歌词是李叔同的《送别》。选编者解释道:“李叔同的《送别》是绝对放在最先位置的,李叔同的《送别》以其优美的旋律,诗化的歌词,历百年而传唱不衰。”我同意他说的这个原则,于是也把《送别》送到了第一个位置。接下来的就完全是我自己选的了。我依次按三个原则来选:传唱度(传唱多长时间和几代人,还有传唱的广泛程度),影响力,诗歌质量。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