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固定证据(1 / 2)

不幸中的万幸。

苏芊芊看完系统说明,脑子里一时间只剩下这几个大字。

别看事情发生以来,她好像一直还算镇静。

没哭、没闹、没骂人。

但其实,苏芊芊心里早就慌的不行。

说是要报警维权,可从之前诸多的社会新闻中,她也大概知道这条维权之路有多难。

之前取快递被造谣出轨的那个姑娘不就是吗。

虽然报警、诉讼,取得了维权的胜利,但却长期的社会性死亡。

后面找工作的时候,用人公司一问为什么出现那个空窗期,她如实回答之后,面试就再也没有下文。

所以,苏芊芊其实已经做好了打持久战、丢掉工作,甚至倾家荡产的准备了。

但现在,至少经济上的问题,有系统帮她兜底。

捋一捋,我现在要考虑的问题,其实是两个:

一,怎么才能维权成功;

二,怎么才能让这事情的影响力最大化。

第一个问题自然不用说,第二个问题,既是系统的要求,也是为了她自己。

苏芊芊知道,这年头大家在网上冲浪,没有几个会关注前因后果。

那群在评论区“等后续”,“蹲蹲”的人,有几个真回去看的。

90%的人,只会看到谣言,根本不会知道还有后面的澄清。

再加上这种黄谣,天知道会被什么无聊的人存下来。

隔上三五年,再出现在其他视频里的情况,屡见不鲜。

这也是为什么“黄谣”经常给受害人,造成长期精神伤害的原因之一。

之前一直没什么好的办法解决这事情。

但结合系统对于社会影响力的要求,苏芊芊突然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要是她尽量扩大这事情的社会影响力呢?

夸张点儿说,假如能做到每个人都认识她,每个人第一次听说关于她的事情,就是知道她在维权澄清,那原来谣言的伤害力,不就大大的降低了么。

当然,这事情的负面影响也不少。

比如,总会有无聊的人,明知她是被造谣,但还是会用异样的目光去看她,甚至去窥探她的生活。

但事已至此,再加上系统奖励的诱惑,苏芊芊决定尝试一下。

打定主意的苏芊芊,开始在网上查资料。

想看看自己这种情况,到底应该怎么维权。

同时,她也开始记录维权的全过程,准备同步发到网上。

你用网络造谣,我就用网络维权澄清。

你造谣得进去,我澄清有钱拿。

查了半天资料,苏芊芊大致整理出两个要点。

首先,维权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是固定证据。

比如说,统计谣言到底被发到多少群里,这些群又分别有多少人就很重要。

至于像通过自媒体传播的谣言,比如说那个《震惊,网传特殊职业女子,竟是清纯女大学生!》,就要关注有多少浏览、点击和转发。

固定完证据,第二个要点是,要分辨造谣者需要承担什么责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