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压力对大脑造成的影响(二)(1 / 2)

接下来我们来一起了解一下大脑的结构。咱们平时经常会说“我心里不舒服”“我心里难受”,请问心在哪儿?“心”指心脏,是一团肉,它就是供血液的一个地方,所以肯定不是这个地方让你不舒服。我们所谓的“心”其实是我们大脑里边的“三大脑”,一个叫作“同感脑”,一个叫“工作脑”,一个叫“学习脑”。这三个大脑是我们人类有别于其他动物最重要的三块,这三块合在一起,组成了我们人类独特的、复杂的大脑。

我们所谓的“心”,我们经常讲的“我心里不舒服”的这个“心”,指的就是我们大脑皮层里面大脑边缘系统,以及前面的前运动区,这是负责情感的部分。这两个地方,就是让我们产生喜怒哀乐,产生高兴和不高兴,这样的情绪的地方,“心”就在这儿。

比如说,有人会因为在工地上做工,“啪”一个铁钎子插进来,让前运动区严重受损了。受损以后并不影响他呼吸、走路——因为呼吸和走路是脑干掌管的东西——他也能听懂你说话,语言部分没有受到损失,你说什么,他能听得懂。但问题是什么呢?他没感觉。就比如说你跟他讲了一个特别悲伤的故事,你很难过,能进行社会生活的人听了这样的故事会感到同情,会不舒服,而前运动区严重受损的人能听懂,也知道你在说什么,但是他没感觉。这就是这种人,当他的大脑前运动区严重受损以后,他没法融入到社会生活当中去,他对别人的感受无感。

那你说这种人少见,受伤才会这样。不是,有一种生活方式,就会使你的前运动区萎缩,就是长期宅在家。因为现在宅男太多了,很多人不出去,每天就是打游戏,然后叫外卖。这些人慢慢地会出现一种状况,是什么呢?他们不会跟别人交流,因为他们的前运动区萎缩了。所以我们千万不要为了躲避这个世界,把自己封闭起来,躲在家里边叫外卖,每天就只会发短信,连语音都不愿意发。

那么怎么来让前运动区发达呢?一个孩子的前运动区发达是来自模仿。孩子小时候跟别人玩,三岁以前跟其他人玩,跟父母、跟小朋友玩的过程当中,通过模仿对方的行为,来让自己的前运动区发达。

那么为什么把孩子交给电视是不行的,现在大家理解了吧?就是因为孩子会模仿电视里的行为,但问题是没有反馈,电视里的那个人,不会因为他的模仿而给他反馈,没有笑或者不高兴,或者别的反馈。所以他根本不知道自己的模仿是对还是不对,这就是沉迷看电视的孩子,没法发展前运动区的原因。所以有条件的话,最好还是要自己去陪伴孩子,给孩子创造更多的外部刺激,让他大脑的前运动区能够更快地发达。

发达以后能干吗呢?他就能够读懂别人,他就能够知道周围的人到底在做什么,到底是什么意思,能够分辨别人的表情。这个有多重要?一个更善于分辨他人表情的人,也更善于自控,这个是心理学家做过实验的。比如你画一个人的脸,把这个人脸的表情画出来,然后拿到学校里给孩子们看,问他们看这个人是高兴还是不高兴、这个人是什么感觉。有的孩子能够很容易地看出来,说这个人是高兴,这个人是不高兴,这个人是特别高兴,这个人很沮丧,这个人有点难过,这个人是委屈。

一个大脑前运动区发达的孩子,是可以非常容易地判断出这种感觉的。但是有一些孩子就看不出来,觉得这个人正常,这个人也正常,这个人没事。最后再去观察这些孩子的行为,你会发现那些校园小霸王,那些爱欺负别人的人,那些动不动就把别的同学搞哭的人,就是没法分辨那些表情的人。他觉得我没把你怎么样,你怎么会这样呢?他没觉得自己干的这件事有多残忍,但是别人会觉得很糟糕,因为他读不懂别人。所以这两者之间是有联系的,你越善于读懂别人,你也越善于了解自己,越善于掌控自己的情绪。

所以我们看到很多孩子会莫名其妙地发脾气,会在地上打滚,会大喊大叫,为什么呢?他读不懂自己,他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这么生气,为什么这么难受,所以只好发泄。父母要教会他读懂自己、掌控情绪,而不是责备他怎么这么不听话。我们很多父母经常总结说“我这孩子不听话”,实际上不是他的孩子不听话,是他不会教,要让孩子的前运动区发达起来,这才是本质。

打游戏是怎么回事呢?就是所谓的“游戏脑”是怎么回事?打游戏并不一定都不好,但问题是什么呢?长期、长时间地打同一个单调的游戏,肯定是非常不好的。

这里有一个大脑血流量的监测,就是现在你要去看你的大脑活跃不活跃,就看你大脑的血流量就知道了。如果在你刚开始玩的时候监测,你会看到那个血流量上升,就是大脑很活跃,但是当一个人玩这个游戏玩得很熟了以后,每天就是重复打,那么大脑的血流量就开始快速下降。看起来他的手非常快,游戏打得非常棒,但实际没动脑子,因为它已经变成了一个制式化的东西,不断重复的东西。所以不能单调重复地玩同一个游戏,而且时间决不能长。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