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绶带119(1 / 2)

“我想吴将军自己心中也应该清楚,自己被推上来,最大的目的就是为了制衡曹某,我说的没错吧吴将军?”

曹襄漫不经心地说着,听在耳朵里的吴鹤却猛的心中一震。

虽然事实就是这么个事实,但大家都很有默契的心照不宣。

毕竟说出来还是不好听,很丢脸的。

别人一步一步往上爬,都是凭借着自己的本事,他这么往上爬,反而是靠别人的本事。

如果没有别人给出来的压力,他还真不一定能爬的上来。

这岂不是凸显他的无能吗?

可没曾想,他心中最敏感,也是最脆弱的一根神经,就这么直接被曹襄给点了出来。

这着实让他有些难崩。

生气吗?那当然是生气的。

任谁被触碰到心中最敏感,最软弱的那一根神经,都会跳脚。

这是人对自我的一种保护。

本能,谁也不会例外。

可他生气归生气,要说发火,就又是另外一件事了。

“吴将军不要误会,我并没有任何想要贬低将军的意思,这只是一个事实,我也只是在陈述这个事实罢了。”曹襄缓缓站起身来,轻声道:“朝廷中的这些人对我颇有怨怼,总是觉得我挡了他们的道,拿了他们应该拿的东西。”

“何等的笑话。北方匈奴对我大汉蠢蠢欲动七十余年,这么长的时间,他们拿北方的匈奴人束手无策,只能送女儿的手段方能求得一丝安稳和太平。”

“他们自己不作为,靠着出卖别人的幸福来维系他们的富贵与荣华,现在我找到了可以对付这些匈奴人的方法,他们反而还要怨我,是怨他们自己的蠢笨,还是怨我毁了他们可以出卖别人幸福的权力呢?”

“明明是自己不思进取,却还要怪到我的头上,岂不是天下最令人可笑的事情吗?”

吴鹤默然。

曹襄继续道:“当然这些人本就是这么一个性子,无论如何,他们的本性是不会改变的。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而已。”

“他们既然非要把我当做对手,那我接着就是。便是没有吴将军呢,他们也会扶持一个其他的赵将军,孙将军,既然不论如何,他们都会找一个人来制约曹某,那这个人为什么不能就是吴将军您呢?”

“我?”

吴鹤皱着眉头反问了一句,但心中已然动了起来。

曹襄说的没错,即便是没有自己,也会有一个其他的赵将军,孙将军被这些人扶持起来,用以制约曹襄。

曹襄能够认识到这一点,说明他不傻。

既然左右都要有这么一个人,即便是曹襄使出手段把自己搞下去了,你身后的这些人,大不了直接把自己放弃掉,然后再选一个新的上来就是了。

对于他们来讲,确实稍微麻烦了一点,但也不会太浪费什么力气。

可对于曹襄来说,刚刚才把自己弄下去,结果没过多久就又上了一个。

这生意明显不划算。

既然左右都要有这么一个人,直接把这个人拉到自己这一边,岂不是更舒服?

而对于自己来说,原本自己只不过是身后之人,所强行扶持上来的一个傀儡。

本来是很难有什么地位的。

但如果自己左右逢源,那岂不是主动权就掌握在了自己的手里?

何况曹襄的手段着实让人有些胆寒,想到自己以后都要和这种人作对,时间长了,吴鹤也担心自己在后面能不能睡上一个安稳觉。

如果可以和曹襄握手言和的话,不仅自己少了一个威胁,反而还多了不少的好处。

很划算的哦。

“不知道曹将军希望在下做什么?”

吴鹤能这么说,就已经大致接受了自己的提议。

剩下的就要看自己给出来的诚意,或者说要求能不能被他所接受了。

“吴将军您什么都不需要做,他们如今需要你在战场上立得功劳,我会从旁协助你,把功劳多分你一些。”

“到时候为了更好的制衡我,他们一定会想办法抬高你的地位,我同样可以从旁协助一二。”

“吴将军只需要在身后之人有什么重要决策的时候,知会曹某一声,曹某就已然感激不尽。”

“吴将军觉得如何?”

……

“好好好,刘怀堂和伍会二贼酋伏诛,曹襄和吴鹤两位爱卿功不可没,功不可没啊!”

长安,本就被诸多凡事搅的心乱的刘彻,终于等来了他心中所梦寐以求的好消息。

曹襄之前一直在邺县,处理瓠子口的事,虽然也不能说是没干正事,但停留的时间太长,还是让刘彻有些忧心。

毕竟对于整个天下的统治者来讲,黄河之水再怎么样,也不会把他这个皇帝推下去,自己当皇帝。

但那些造反的人是会的。

如果真的让这些人坐大,给了他们时间发展自己,恐怕结局很不妙啊。

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所以在朝中有人提出要另派遣吴鹤率军南下,一起参与平叛的时候,刘彻才并没有做出太多的抗拒。

只是简单推诿了两下之后,便拍板同意了。

而且他也未尝没有想要警告一下曹襄的意思。

毕竟曹襄在外面跑的时间太远了,如果不提醒他一下,恐怕他还不知道他到底是谁的人,应该干谁的事。

而事实证明,他的这一决定起到的效果非常之好。

曹襄之后就并没有在邺县做过多的停留,甚至没用了多久,自己就收到了这样的好消息。

虽然整个青州还没有被完全平定,但死了这两个最大的贼酋,整个青州北部均可以告罄。

算是开了个正儿八经的好头。

“此番能有如此大的战果,还要多亏征东将军能够及时发现贼寇的水攻谋划,否则一旦让其真的在上游蓄水筑坝,我大军危矣啊。”

有朝臣为吴鹤开始争口袋。

虽然他们不懂兵事,但架不住这封奏章上写的详细,不仅把前因后果写得一清二楚,甚至还对其中的细节多有润毕,描写的可谓一个绘声绘色,跌宕起伏。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