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内讧103(1 / 2)

“什么?你们说你们被人劫了?是平寇将军手底下的兵?你们真瞧仔细了吗?”

“那些人确实声称自己是平寇将军手下的兵,刘头还跟他们理论,结果那些人根本不听,直接对刘头就动起刀子来了。”回来报信的赵家打手跪在地上,哭嚷着抬手指向外面,道:“刘头现在还在外面躺着,生死未知啊,家主。”

听到人还在外面躺着,生死未知,赵师立在脸上顿时浮现起了一条又一条的黑线。

刘三是赵家的得力骨干,也是他颇为信任的几个人之一。

若非如此,他也不会把这么重要的任务交给刘三去做。

所以当看到这帮人就这么把东西扔下来,独自跑回来的时候,赵师立心中是异常愤怒的。

赵家养了你们这么多年,为的是什么?就是为了在关键的时候,你们可以为赵家排忧解难。

正所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可是刘三现在都直接躺在外面,被打的生死不知,显然这些人不是没动手,而是真打不过。

“那些人还说什么了?”赵师立俯视着身前的打手,声音平静到几乎冷漠。

“回家主的话,那领头的兵说了,如果咱们对此有意见,可以直接去找平寇将军,还说让我们立刻滚蛋,否则就要把我们全杀了。”

虽然外面大家是一仗没打,只是刘三挨了一刀。

但回来的时候,肯定要怎么惨怎么哭诉。

最好是把当时描述的越惨越好。

这都是身为底层下人的保命之道。

“平寇将军,好,好哇!”

赵师立听到这番话之后,简直怒不可遏。

他本身就是这帮人当中的强硬派,不想对曹襄妥协分豪。

你曹襄是朝廷派出来的人不假,在长安也颇有能量。

可这里又不是长安。

强龙还不压地头蛇呢。

邺县这一亩三分地上,你就算是头龙,也得盘着,是头虎,也得老老实实卧着。

之前愿意退让那么多步,忍气吞声已经是看在其他人,尤其是龚芳等人的面子上了。

“不过就是一个小小的平寇将军,在北面立了些功劳,区区一个猫头小子,还真把自己当成了一回事儿不成?”

“扣了我赵家的货,还想让我去找他,他以为他算哪一根葱啊!?”

赵师立猛的一拍桌子,连桌子上摆好的茶盏都轻轻的跳了一下。

“赵兄息怒。”

赵师立眼见处于暴怒失控的边缘,在场这么多人,当然不能让他真的失控,所以立刻便有其他人出来好言宽抚,打圆场。

“我且问你,他当时说的时候,可说了是因为什么而扣押这批货了吗?”

“没有,他就说这批粮食要被扣下,还说所有从邺县运送出来的粮食,都不能运出去。”赵家的打手晃着脑袋道。

“好了,你先下去吧,去给你家刘头抓点药。”

“是。”

在赵家的打手离开之后,之前说话的那人才转过来说道:“曹襄随行的车队和军队这么长时间没入城,恐怕不只是龚先生之前说的,运送粮食那么简单。”

“我等都是在夜间行事,一共出去了七队车马,四队被劫,三队被杀,无一幸免啊。”

“由此可见,此时的邺县外面,恐怕早就已经被咱们这位平寇将军布下了天罗地网,想要钻出这张天罗地网,恐非易事啊。”

“他是朝廷派过来的官员,他凭什么扣押我们这些良善百姓的粮食!?”赵师立仍然在纠结的自家粮食被劫的事,这时候根本没有心情听其他的。

其他人也纷纷默然。

大家都是同病相怜的苦难人,就没有一家逃出升天的,大家的粮食都被劫了。

甚至相比于那三家的下人,因为反抗直接被杀了个干干净净,赵家反而算是其中比较幸运的那个了。

虽然手里的粮食没了,但最起码家族中的人保住了。

否则这些家族里,好不容易才养出来出门在外的打手们也跟着没了,想要再重新养上这么一批人,花费的代价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龚芳现在只觉得脑袋都要炸了。

昨天晚上,他的一颗心就隐隐约约的非常不安。

尤其是昨天安排完出城的事情之后,更是一颗心砰砰直跳。

果然,这不好的事情,这不就出来了?

全都被劫了啊。

可是大家明明走的,都是不足为外人道的小路。

甚至还有几条,连他都是第一次听说的路。

曹襄不过就是初来乍到,他手下的那些人也不是邺县的人,怎么就能堵的这么严实呢?

连一队都没有放过去啊。

“眼下的当务之急,并非是去想这些粮食为什么会被收缴?而是要该想想,怎么才能把这批粮食拿回来。”

“拿回来?你在做梦吗?”赵师立显然就是一头发疯的狮子,根本顾不得谁在说话,听到自己能插上的话头就插嘴道:“把这些粮食吞下去的是谁啊?是曹襄!”

“他现在手里最缺的就是粮食,还手里突然多了这么多的粮食。那就相当于把肉喂到老虎的嘴里,曹襄这头老虎会把到嘴边的肥肉,再给你吐出来吗?”

“不然。”说话的人摇了摇头,道:“无论他手中再如何缺粮食,这些粮食并非是我们主动赠送的,而是他自己抢的。”

“这件事情若是传了出去,受损的还是他自己的名声。他身为平阳侯府的后人,就算不为他自己考虑,也总该为平阳侯府考虑吧。”

“何况他还是当今皇帝陛下的亲外甥,他这么做,和为皇帝陛下招黑又有什么区别?”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