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剩粮食98(2 / 2)

“我让人打听了好久,才打听到这些人,分布在来往路途的各个郡县周围。”

“而且这些人极其机敏,我派了好几波人,连接近都没有接近到他们,就被他们发现给轰了出来。”

“如果他们没有什么任务在身上,只是随意的驻扎的话,你觉得他们会有这么高的警惕性吗?”

曲平这一番反问的话语,顿时让龚芳豁然开朗。

是啊,如果这些人没有什么重要的任务在身上,那都已经是在放松,驻扎期间又何必还紧绷着脑袋里的那根弦呢?

毕竟这里又不是北边的边境,更不是和贼寇作战的第一线,根本就不需要担心有人会来偷袭,更不要担心会遇上敌人。

如此反常的行为,只能说明一点,他们其中藏有大秘密。

“而且不止于此。”曲平看着龚芳的脸色在逐渐变化之时,嘿嘿一笑道:“昨天晚上我亲自带人盯着,你猜我盯到了什么?”

“什么?”

“嘿嘿。”

看着曲平在那里不说话,挤眉弄眼的故意吊着自己的胃口,龚芳顿时一脸黑线。

“好了,等回到长安,请你两次!”

“靠谱!”

曲平比了个大拇指,道:“就在咱们邺县旁边驻扎着的那些人,在昨天晚上的时候,悄悄分出去了一支队伍,带着好几辆车去了四海酒坊的仓库。”

“你知道那仓库里装的都是什么吧?”

龚芳当然知道那些仓库。

早在曹襄还没有来之前四海酒坊,就跟着他们一起收购粮食,以及各种其他的原木砂石一类,那仓库也是为了存储这些东西而新建的。这不是什么秘密。

但是这些曹襄带回来的人,竟然在夜里,偷偷的把东西往仓库里面运。

“这个不对吧?他们就算是要运东西,那为什么要挑在晚上?”

龚芳听到之后,颇有些疑惑。

曹襄想要补充粮食可以理解,毕竟粮食每天都在消耗。

而他把东西往仓库里面运,也跟他们之前所掌握的情况差不多。

曹襄这边并没有提前就收购好足够的粮食,所以才需要把新得到的粮食,往仓库里面运。

可他们既然要把东西往里面运,那大大方方的就好了。

而且大大方方的话也会给百姓更多的安全感,让他们知道这边有粮食,不用担心挨饿受怕。

这就和官仓需要官府的人把守,但所有人都知道有这么一个官仓是一样的道理。

大家只有知道你有这个东西,那心里才会有底气,才会不担心。

曹襄过来的目的不就是为了安抚民心吗?那还有比大大方方的送粮食更能安抚民心的办法吗?

“龚兄有没有想过,曹襄这一次前来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曹襄前来的目的到底是什么?龚芳满脸不解的瞧着曲平,“难道不是为了解决黄河水患以及青州贼寇的事情?”

“是这两件事情不假,但曹襄会采用什么样的手段解决这两件事情呢?”

“或者说,闹出了这么大的事情,总该有人要为此负责吧。”曲平说到这里,脸色已经变得满是严肃,“这些事情还在的时候,朝廷的首要任务当然是要将这些事情解决,但是当水患和匪患都已经被解决的时候呢?谁又来为这些事情负最重要的责任呢?”

“如果单纯只有黄河水患这一件事,还可以归结于天灾,大不了撤几个黄河水道上的官员,说他们玩忽职守,也就罢了。”

“可是这青州匪患乃是人祸,是谁把这些灾民给逼反的呢?”

“到底是这些灾民自己贪得无厌,还是有人克扣了朝廷剥下来的粮食?”

龚芳同样皱了皱眉头,“你的意思是说,曹襄这一次前来解决黄河水患以及青州匪患两件事还是次要,最重要的是找到这罪魁祸首?”

曲平点了点头,“若非如此,难道还有其他的理由来解释他所做的这些异常举动吗?”

“可这跟我们有什么关系?”

龚芳苦思不得其解,完全不知道曲平所说的这些,跟他的所作所为,有什么必然的联系。

他又不是老天爷,控制不了黄河发水灾的事情。

同样,他也不是朝廷上的官员,朝廷所拨下来的粮食跟他没有一毛钱关系。

就别说经手了,他连这些粮食在哪儿都不知道。

曹襄就算是想把这些脏水泼到他头上,总该有一个能拿的出来,让别人信服的说辞吧。

“他就算是真想找这些替罪羊,也应该去南边找那些官员当替罪羊。朝廷上的粮食到底去哪儿了,我们怎么知道?”

“咱们只是握着自己手里的粮食不动弹,看看能不能借着黄河水患这件事情捞点好处而已。”

曲平苦笑着摇了摇头,龚芳说的确实没什么问题,按理来说这些东西跟他们根本挂不上关系,就算是别人想赖也赖不到他们的头上。

可问题是,他们现在代表的又不仅是他们自己啊。

就拿龚芳来说,他现在代表的是谁?是当今的丞相田蚡。

龚芳自己固然跟这些事情扯不上关系,但是他背后的田蚡呢?难道也扯不上关系吗?

“龚兄,我问你,如果我们不知道曹襄在暗中偷偷调运粮食,你我会如何往下做?”

如果是不知道的话,那自然是以不变应万变。

“是不是我们不会有任何的动作?”曲平往前走了一步说道。

龚芳点了点头,脸色有些茫然。

“那如果曹襄趁着我们都不清楚,还在以不变应万变的时候,用他手中多出来的粮食把黄河水患解决,到时候手中粮食剩的最多的人,会是谁呢?”

粮食剩的最多的人,那自然是之前毫无动作……的自己?

龚芳脸色忽地一变。

曲平更是低声又严肃地道:“咱们这边不知道情况,但是南边的肯定是知道情况的,到时候,他们出粮食的速度可要比我们快多了。”

“最后剩的粮食最多的,肯定是我们!”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