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生意77(1 / 2)

“曹太守果然是快人快语,既然如此,那在下就直说了。”

李勇先是愣了一下,不过马上就变成爽朗的笑容,哈哈道:“在下此次前来不为其他,只为了向曹太守求得马甲人凯十具,除此之外,再无其他。”

“要盔甲啊…”曹襄倒是也猜过有这种可能,不过就这么被李勇直接提出来,他还是有些佩服这家伙的脸皮。

别看那一套盔甲,表面上好像没多少东西。

可如今这时代可没有什么工业生产流水线,盔甲上的每一个甲片都是用人的一双手一个一个贴上去的。

就算是不提原材料的成本,光是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就已经极为巨大了。

何况具装甲骑,人所批的盔甲也是正儿八经的重甲,原材料同样是一笔极为不菲的价钱。

这么贵重的东西是你说要就要的吗?

“这件事情恐怕不好办吧。”曹襄摩挲着下巴有些为难地说道:“如果本太守所料不差的话,李郎君此次前来应该是受了其父的嘱托吧。”

“按理来说,李将军前往渔阳赴任,和匈奴人奋战在最前线,本太守身为同僚,确实应该有所表示一二,所以本太守之前已经将这段时间所有的心得理解,包括对匈奴人的用兵方法都已经写成了一册子,交给了你兄长。”

“如果说你兄长包括你父亲,对这些心得方法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倒是可以随时写信给我,我绝对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当真不会有任何隐瞒。”

“但对于这盔甲嘛……如果李将军真的有所需要的话,自然可以上报朝廷,由朝廷出面。”

“何况朝廷有自己的官府,李郎君前来找我,直接越过朝廷,这可是僭越之举啊。”

“如果被朝中的大臣们知道了,少不得要弹劾你我二人。”

弹劾?弹劾个屁!李勇忍不住在心里小声骂了几句。

自己的父亲为什么会被派往渔阳赴任,自己那个大哥李当户从回来之后就状态不对,可能还不理解这其中具体的缘由。

但李勇他自己可是清楚的很。

如果没有朝中那些大臣们的推举,自己父亲又岂能如此快,没有任何损伤的从大牢里被放出来?

甚至家里连一块铜板都没掏,就可以官复原职。

还不是这些人感受到了压力,希望靠自己父亲来为他们挽回一点沙场上的威望。

这个时候他们要是还敢在后面嚼舌根子,信不信他李家直接放下碗筷,不干了?

李勇也不是没考虑过要将自己的这些需求提交给官府,尤其是那些在背后支持自己父亲的人。

但说实话,对于这些人愿意支持自家,愿意支持自己的父亲,李勇确实是表示开心的。

毕竟人在边疆,要是朝廷里没个支持的人,很多东西都很难争取到。

他们李家可不像曹襄这么受天子器重,给了在朔方的这么大权利,就差把整个朔方的财权也都一起打包送给曹襄了。

虽然说现在整个朔方也没多少财源收入就是了。

但是朝中有人能够支持是一方面,可这些人能不能支持到点子上又是一方面。

你让他们在长安给大家造一点声势,或者让他们加快一下各种预算的审批速度。

甚至让他们主动掏点钱,也不是完全办不到的事情。

可你让他们去造新的盔甲…这就已经脱离了人的主观意愿了,不是一个人想做就能做到的事情了。

他需要新的技术,新的样式,甚至各种新的工具。

而这些东西普天之下只有一个人有,那就是曹襄。

虽然也可以通过朝廷让朝廷去进行任命,安排曹襄给李广打造一批人盔马甲。

可这样的话,曹襄就有很多方法,很多途径可以进行推辞。

什么朔方人手不足,什么资源匮乏啦。反正都是官府明面上的事情,想要推脱起来,那理由还不是一抓一大把。

李勇又不是什么朝廷上的小白,当然知道这里面的弯弯绕绕,所以归根到底,如果真的想要得到这些东西,就根本离不开曹襄。

不论是通过谁,通过哪条途径,曹襄要是不开口不放权,他们李家就别想得到一丝一毫。

除非他们可以自力更生,自己搞出一批新的马甲。

可这样的话,成本太大,花费太多。

而且最后能不能成还不一定,甚至在时间上都来不及。

还不如从曹襄这里先拿到一批,然后一边练一边在照这样子自己做。

有点基础,有个模板可以参考,总比什么都没有,完全摸着黑过河强。

“曹太守放心,我李家定不会让曹太守为难。这些东西可以走朝廷的官方文帐,这些盔甲的所有花费,全部都由我李家来承担。”李勇继续争取道:“只是时间紧迫,父亲已经在渔阳的赴任路上了。”

“曹太守想来也该知道,渔阳那边所面对的匈奴人,并不比军臣单于弱。家父在用兵之道上,并不如曹太守,一旦真的前往渔阳,贸然进兵,恐怕到时候大概要凶多吉少。所以在下只肯曹太守的时候,可以加快一些速度。”

“当然,在下知道曹太守如今统领朔方,分身乏术,在下愿意奉上十万钱,就当是曹太守的辛苦钱了。也算是我李家为了朔方尽一份心力。”

10万钱?曹襄在心中有些忍不住的想笑。

的确,现在朔方刚刚草建,各种设施都处于开工状态,钱粮的缺口很大。

但区区10万钱,曹襄他还不放在眼里。

就好比他现在手中差几十,上百个小目标要干个工程,现在有个人来求自己办事,开口就是给自己100万。

100万多不多?对于普通人来讲确实很多了。

但对于几十上百个缺口的小目标呢?

曹襄确实缺钱,但缺的可不是你这100万。

“本太守一心为了朝廷,哪里谈得上辛苦,这辛苦钱可万万不成啊。”

曹襄这般拒绝,李勇就已经明白了他所提出来的条件,打动不了曹襄。

“那不如这样。我愿意替李家承诺,只要曹太守能够以最快的速度调拨十套甲胄给在下,在下愿意回到渔阳之后,征调十万百姓前来朔方,以报太守之恩。”

“嗯?”

曹襄的身子忍不住微微一顿。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