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如此甚好68(1 / 2)

“陛下现在正在兴头上,才不会管这些。何况这里是云中,又不是长安。就算是真奏上去了又能怎样?”

“那该怎么办?难道就这么看着他们做坐大?”

“曹襄此人之前在长安默默无闻,结果却一朝得志,一飞冲天。要说这里面没有平阳侯的谋划,我是绝对不相信的。”

“可平阳侯兜这么大一个圈子,把自己的亲儿子雪藏起来又是为何?”

“这还用想?长安城的那些纸难道你忘了吗?”

“纸?这跟那些纸张有什么关系?”

“有什么关系?呵,这其中的关系可大了去了。以平阳侯府弄出来的纸张价格低廉,对于长安百姓而言,手头上稍微挤一挤,便可以人手一册。到时候天下读书人多起来了,谁能掌控这些纸张,谁就能掌控书籍的源头。”

“这些源头掌握在谁的手里?平阳侯府表面上说的好听,将这造纸的方法全部都交给了朝廷,但如今真正管着这一项门生的,不还是曹襄吗?”

“平阳侯府已经掌控了一条文脉,但他们尚且还不知足,如今竟然还想着要掌控第二条武脉,这哪里给我们留活路了?”

“平阳侯府的胃口有如此之大?”

“这又有何奇怪,人家祖上毕竟是出过当朝丞相的。若是胃口小了,那反而还值得怀疑呢。”

“怪不得平阳侯府这些年来默默无闻,竟然在暗中搞了如此一手大棋。”

“是啊,这造纸之术还有那练兵之法,又岂是一个人一朝一夕之间可以顿悟的,没有个几十年数代人的积累而不断尝试,怎会有如今的成就?”

“那如今又该有何应对之法呢?”

随着这个问题的抛出,在场的众多官员纷纷沉默了下来。

有些人想要开口,但话到嘴边又犹豫了起来。

好半晌之后才愤愤的叹了口气,将脑袋扭到一旁,继续沉默。

平阳侯府不声不响,暗中谋划了几十年,这后面不知道还留了多少道手段。

他们不过是才刚刚剥开一些迷雾,又哪里能和人家几十年的暗中谋划对抗了?

他们现在只恨自己发现的太晚,恨那平阳侯府竟然能够这么多年,一点马脚都没露出来,以至于让局面落到今日如此被动的局面。

如果真让平阳侯府同时掌握了朝中的文武二路,往好了说,他们也需要从此以后仰仗平阳侯府的脸色和鼻息来生存。

若是再坏一点,平阳侯府甚至可以直接将他们全部赶出朝廷。

在场的诸位身后都有各自的家族撑腰,自身的背后都有一定的能量,这样的人对于平阳侯府来讲,当然是属于难以掌控的一列。

最起码要相比于那些寒门,甚至是平民出身的子弟,不好掌控的多。

即便是换位思考,把自己放在平阳侯府的位置上,在这些寒门甚至是平民出身的弟子,和他们当前的身份相比,他们也会果断的选择前者而抛弃后者。

“哈哈哈哈~!”

就在众人都缄默其口,谁也不知道该如何开启新的话茬之时,一道颇为讽刺的大笑声在房内赫然响起。

这大笑声中所蕴含的讽刺意味实在是太过明显,以至于在场内的众多官员无不感受到了羞辱和愤怒,齐齐向发出声音的源头看去。

“汲黯,你又来笑什么?”

看到这个大笑嘲讽自己的人,竟然是汲黯这个小人,好多官员瞬间就变得不淡定起来了。

在场的其他人,那都是有家世有涵养的,放到如今的环境里,在外面也能谈得上一句君子之交。

唯有你汲黯这个人,在外面就跟一条疯狗似的,如今混进来已经是给你天大的面子了,你竟然还不知足,还敢出声嘲笑别人。

这让众人哪里能忍?

尤其是这些人本来就在气头之上,正愁一肚子的气没地方撒呢。

好多人已经顾不上在外面的体面,一双眼睛盯着吉安的同时,两只手已经开始撸起袖子,赫然是只要听到吉安的回答,让自己不满意,就随时准备上去揍他一顿。

汲黯则完全没在乎周围人投过来敌视的眼光,连着大笑了三声之后方才缓缓的收了声。

稍微掸了掸衣服,慢慢起身走上前道:“我以为诸位都是朝中重臣。上可为君王分忧,下可为百姓谋福。可今日一见在场的衮衮诸公,竟然能被一个小小的平阳侯府难在眼前。当真是令在下诧异的很,诧异的很呐。”

“哦,这么说主角对有什么良计妙策了?”一名官员斜着眼睛看向吉安,语气不善地道。

“区区一个平阳侯府,何须什么良计妙策?”

“狂妄自大,有种你说出来听听。”

“说出来又有何不可?”

汲黯对眼前之人的激将法坦然受之,在房间内踏步而走,慷慨道:“之前诸公说平阳侯府要掌控朝廷文武二脉,那就先说这一条文。”

“论当今天下魁首,莫属长安。即便是陛下最为依仗的儒学,其便包含着各种派别。”

“这些派别内部便有矛盾,平阳侯府就算是再有能耐,将董仲舒请来。难道光凭董仲舒一人,就能统合天下所有的儒学子弟吗?”

“以在下浅陋之见,平阳侯府最多也只能掌控其中一条分支罢了。但如此一来,一旦平阳侯府大力将自身所能掌控的这一条分支推上去,势必会惹得其他儒家子弟的不满。”

“到了那时,都不需要我们出手,平阳侯府自己便会被这乱摊子搞得晕头转向。”

“想光凭造纸这一门技术,就想彻底掌控朝廷文脉,平阳侯府还没那个能力。诸公现在担忧文脉,不觉得有些杞人忧天吗?”

“要我说,诸公真正应该担心的,反倒是武脉这一条。”

汲黯的语气猛然加重,朗声道:“自古以来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就看如今平阳侯府的打法,诸位觉得匈奴人能一直撑得下去吗?”

“一战就灭了匈奴单于,扫平阴山以南,左贤王,右贤王又能支撑到什么时候呢?”

“更何况曹襄还如此年轻,留给他的时间有大把,如果是此人不中途夭折,匈奴早晚都会被打的丢盔弃甲,不复今日威风。”

“而军功是需要对手的啊。”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