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贺喜66(2 / 2)

可是随着城外的那道身影逐渐接近,董仲舒却忽然有一种熟悉的感觉。

尤其是这身形,自己好像在哪儿看到过。

“是卫青!”

随着那张脸慢慢的接近到所有人都能看清的时候,刘彻和董仲舒是最先认出来城下之人的身份的。

之前本就相熟,只不过是由于距离太远,看不清脸,加上卫青此时穿的还是匈奴人的服饰,这就使得没有人去往其他的方向想。

可是这张脸都出现在自己面前了,这肯定是做不了假的。

“卫青,你这是什么意思!?”

其实卫青看到城墙之上所搞出来的这么大阵仗,最开始也是有点发懵的。

毕竟他们走的时候,基本上云中城内的守军就不剩多少了。

再加上要看管匈奴人的俘虏,还有做战场的善后工作,是没有太多人手的。

眼下云中城突然多了这么多人,卫青当然也担心是不是趁机被人偷袭了?

或者干脆就是那些匈奴俘虏,没有被看住,让他们给鸠占雀巢了。

但是如今看到城墙之上的天子旗帜,之前所困扰的卫青心头的一切问题都顿时迎刃而解。

“臣中垒丞见过陛下!臣此次前来,是向陛下贺喜的。”

贺喜?

哪来的喜?

听到城下的是熟人卫青,原本城墙上那些被吓得险些瘫在地上的官员们,也纷纷有了些底气,慢慢的也能自己站住了,脑子里也能转开东西了。

听到卫青说是前来贺喜的,这让这些人不由得面面相觑。

要说喜事,那云中城这边的战事如果保真,确实可以算作一件大喜事。

不过这个喜事,之前不已经送完捷报了吗?

一件事情总不可能连着贺喜两遍,那除了这件事以外,还能有什么喜事?

就在城墙上的众人一头雾水之时,城下的卫青的声音已经回答了他们的疑惑。

“曹将军率领我等追击败退的匈奴残军,连追数百里,直接追到了河套地区的匈奴单于营地。”

“我军趁着夜色冲锋,已成功将匈奴大军杀败,匈奴单于败逃,楼烦王等匈奴大小王共52位被我汉军阵斩,其他千长百长不计其数。”

“匈奴白羊王,率领匈奴各部落人数共近十万人,已经归降我大汉。曹将军正在后方押送他们,派我先给云中城通报。”

卫青这番话不说还好,一说出来,直接让城墙上的众人瞬间炸锅。

好多人本来就觉得云中之战的战果有猫腻,有问题,结果现在曹襄这边连云中之战都不提了,直接给大家来了一手河套之战。

大家可能做事的能力不一定很强,但对于天下大事,不论是谁都能上嘴说上两句。

对于河套之地,这些人当然同样不可能陌生。

长安能否安全,最要紧的地方就在于河套之地掌握在谁的手里。

如果河套之地被草原人所掌握,那就相当于草原人有了一个可以随时窥中原土地的前沿。

而且这里水草丰美,也是天然的牧场。

对于草原人来讲,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

但是同样,如果这里被中原所掌握,那这里就是中原对草原反击的最前线。

同样也是因为这里水草丰美,是天然的牧场,中原人可以在这里大规模的饲养马匹,从而保证可以源源不断地为中原提供优质的战马。

毫无疑问,河套之地一定是汉朝最梦寐以求,也是最希望夺回来的地方。

但是现在,卫青说河不仅将核桃之地拿回来了,还一举肃清了在河套之地的匈奴势力,连匈奴单于都被打的败逃。

甚至匈奴单于败逃都是其次了。

因为白羊王率领了匈奴各个部落近10万人的归降,这个人数对于匈奴人来说,是绝对不小的数字了。

加上在战场战死的,以及之前在云中所投入的匈奴人。

这等同于整个云中到河套一线的所有匈奴势力,基本上都被清除了个干净。

而这仅仅是1万名汉军所取得的战果。

任谁来听,都会觉得太过惊世骇俗。

“卫青,你所说的有何凭据?莫不是要故意诓骗我等打开城门,而你实际已经投降了匈奴,想要借此为匈奴人打前锋吗?”

见到有人持怀疑态度,卫青并不奇怪。

毕竟如此战果,要不是他是亲身经历,他在突然听到这样的消息的时候,第一时间也是很难相信的。

甚至即便是他亲身经历,他现在整个人脑子还有些懵懵的,到现在都还有一种不真实的感觉。

无他,这份战果来的实在是太快了,也太突然了。

整整70年一直梦寐以求,但却始终不得的河套地区,仅仅是在这几个月的时间里,就这么重新回到了自己的手里。

在卫青的心里,这即便是用上十几二十年慢慢筹谋规划,最后费了百般力气才重新拿回来,都不奇怪。

甚至说,这才是正常的路数。

“这里是匈奴楼烦王的首级,我所说的是真是假,找人一验就知。”

卫青提了提自己手中的人头,心中忍不住有点可惜。

只是一个匈奴的王,并不是匈奴的单于。

要是如今他手里拿的是匈奴单于的人头,那牌面可就真的是拉满了。

当天晚上还是人手太少了,如果手中的兵力还能多一些,哪怕只多个几千的兵力,卫青相信,都绝对不会让那军臣单于趁乱逃走。

城墙之上很快顺下来一条绳子,卫青上前,将自己手中的首级,放到了绳子末尾的草篮里。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