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科目49(1 / 2)

“儒学必修,算学必修,射学必修,御学必修,那君子六艺中的礼乐何在?”

“两年之内,需四门必修科目、两门选修科目同时达到结业水准,方可正式结业。”

“这都是什么和什么啊?选修科目又是什么意思啊?”

四海学堂,一群儒巾学子聚在大操场的公告牌处,围绕着四海学堂新公布的学规,讨论不休。

这些人大多都是奔着董仲舒的名头来的,甚至当中还有一些人,本就是董仲舒的弟子,此时直接都跟着一起过来了。

这些人大多以往都有过拜师的经历,学堂固然听起来要比家之前呆的学塾正规一些,但其中的很多道理都是互通的。

学塾有学塾的规矩,学堂自然也会有学堂的学规,这一点是可以接受的。

只是这学规上所规定的东西,可着实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

以往向来都是老师教什么,他们学什么,如今这里怎么还成了可以自己选择学什么?

“董先生说了,学规拟定的时候他也在,上面的内容没有任何问题,让我们看不懂的继续看,看明白再去上课。”

一名从学堂里面走出来的儒巾学子大声叫嚷道。

其他的学子听到这一番话,顿时也不敢再抱怨什么了。

董仲舒的名声,在这群学子当中是有相当的分量的,连董仲舒都这么说了,他们心中即便是再有不满,这个时候也不敢再随便出声了。

董仲舒平时给他们上课的时候,便是一副严师的模样,学生做错了事情,是真的会挨罚的。

这些以前跟过董仲舒拜师的人,几乎就没有几个没有被罚过。

……

“邱兄弟,你选的是什么课啊?”

随着几天时间下来的深入了解,一开始还不明白这些学规含义的学子,也逐渐搞清楚了这些规矩。尤其是其中关于结业的规矩。

儒学、算学、射学、御学这四门课程是必须上的,最后结业的要求也是最为严格的。

儒学上课的老师自不必多说,董仲舒当之无愧。

算学则是曹襄从四海酒坊中,找了个精通算术之道的掌柜来。

本身算的也就是一些后世小学基础的算学,曹襄亲自综合的后世小学算学书,足以应对这些对于算学基础不是很扎实的学子了。

御学的先生是曹襄手下的苏建和张次公,两人分别上课,每次轮着上。

如今的两人从官职上,都是军中校尉,和曹襄一样秩比二千石,在朝廷当中已经是正儿八经的高官了。

有军中校尉亲自指导,这是绝大多算学子以前根本不敢奢求的待遇。

连之前那些还有能力拜师董仲舒的学子,都没有这个机会,何况更多的学子本就是平民百姓的家庭出身。

军中校尉?

对于他们而言,已经是高高在上无比的大人物了。

御学也在几天之内,成为了最受学子们欢迎的课程。

甚至比董仲舒的儒学更甚。

毕竟儒学枯燥,哪里比得上纵马驰骋快活?

唯独射术稍稍有些不同。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