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军报(1 / 2)

马邑是刘彻亲征掌权以来所办的第一件大事,刘彻比任何人都重视北方的情况。

按照刘彻的要求,马邑方向上的军情要一天一报。

所以要说军报,那确实是有的。

可新的军情……

韩嫣和其他几人对视了一眼,随后道:“回陛下的话,马邑那边……今日的军报还未送达,但想来和前几日应该并无太大区别。”

说完,见刘彻并没有什么反应,韩嫣直接开始介绍起他们几人所分析出来的局势。

“如今韩将军、李将军、公孙将军几部人马均已就位,严密封锁好了匈奴南下的道路和可能。”

“但根据军报,材官将军所部人马尚未抵达袭击位置,至少还需两天时间整顿兵马,方能对匈奴后路进行突袭。”

韩嫣手在代郡和马邑北部之间轻轻一划,这也是材官将军李息在出征时所安排的任务。

“不过根据材官将军所呈上来的军报,前军斥候已经发现了匈奴人的踪迹,匈奴军已经按照计划,进入了我汉军的包围。”

“整体来看,北方战事当是稳中向好的局面。”

说完,韩嫣瞧了一眼刘彻,见刘彻脸色郁结并未有什么好转,不由地胆大道:“陛下心情不畅,可是对前线有什么担忧?”

韩嫣是刘彻少时的玩伴,从刘彻当胶东王到太子再到如今的天子之位,韩嫣一直都陪伴在刘彻左右。

加之韩嫣又极为熟悉匈奴的用兵和军伍,一直都被刘彻引为心腹。

当下局面,只有他有这个胆子和资格问刘彻问题。

刘彻皱眉沉默片刻,随后道:“朕最近听说了一些事情,嗯,说是匈奴人人擅骑,又生性谨慎,一旦察觉情况不对会立刻遁走……”

刘彻将之前从曹襄那里听来的话,和周边几人差不多般重复了一般,只省略了曹襄这个分析者的名字。

听完这些,韩嫣尚未说什么,一旁的另一名青年先坐不住了。

“绝无此种可能!匈奴人确实生性谨慎,但家父常见在北境和匈奴人打交道,对匈奴人的习性十分清楚。”

“匈奴人绝不可能会放过马邑这块肥肉,对于即将入冬的匈奴人来说,若能将马邑城中的财富掳掠一空,不仅这个冬天,甚至是往后几年的冬天,军臣单于都不会再因为物资的匮乏而发愁。这对于匈奴人来说,绝对是无法拒绝的诱惑。”

“即便是路上有些许风吹草动,只要匈奴人无法得知马邑的准确消息,加之我大汉往前在他们面前所表露出来的软弱一面,军臣单于绝不会轻易退兵。”

“只要他们中军主力达到马邑城下,到时候再察觉出不对劲就已经晚了。”

说着,这人又挺了挺胸脯,一脸傲然道:“家父手下骁骑均是军中精锐,一手骑射之术便是匈奴那边,也无人是家父对手。”

“到时候王将军和李将军袭击匈奴后退,家父和韩将军、公孙将军对匈奴本部进行合围,只要能够挡住匈奴人最开始的几波突围冲击,察觉大事不妙的匈奴人必会四散奔逃!”

这人说话时言之凿凿,好似人虽不在马邑前线,但早就已经看到了马邑前线所发生的事情一样。

不过一想到此人乃是骁骑将军李广的长子李当户,常年跟随李广在北境和匈奴人交手,即便是刘彻都不由地缓和了几分神色。

阿姊说的对,曹襄到底只是个没上过战场,甚至连匈奴人都没见过几个的公子哥。

顶多也就是和赵括似得纸上谈兵罢了。

虽然说的那些话看似有道理,但要是真论对匈奴人的理解,又有谁比常年和匈奴人打交道的李广家族,和从匈奴那边南归的韩家熟悉呢?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