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核心在于掌握国家的财政。77(1 / 2)

“众爱卿平身,那流民之事,可有相应的章程了吗?”

这一日,朱元璋忽然心血来潮,想到了之前流民的事情。

于是在朝堂之上同百官们商议了起来。

只是…

百官们虽然都是众说纷纭,但是仔细一听就能大概明白,都在相互推诿。

户部掌管钱粮,但是国库现在是真没什么余粮,就算你的赈灾策略再好,那些灾民也需要吃喝,还有穿的衣服,住的地方。

没钱粮,根本就办不成事。

于是只能不断推诿。

各个部门都是这样,没有一个愿意去揽下这些事情。

这可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情。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办不好了还会惹得一身骚。

所以根本没有人愿意去做。

看着下面七嘴八舌的官员们在不断地讨论,却没有任何的结果。

朱元璋也是一阵心烦。

随后不耐烦地说道:

“之前所说的,丈量土地与摊丁入亩的事情,推行的如何了?”

这句话,朱元璋几乎是看着李进说的。

因为这件事情在内阁成立之时,就已经让李进带人去推行了。

朱元璋想要知道,内阁在这件事上面,到底有了多少的成效。

“陛下,目前仍旧在商议之中。”

“商议商议,难道朕就不能看见一件事情落实吗?”

“陛下,此事万万不能急!”

“这都多长时间了?难道朕连个准信都不能听一下?”

“启奏陛下,这种事情,一旦处理好,很有可能引起民间反弹,所以万万不可操之过急啊!”

这时候,不止是内阁,甚至还有其他部门的官员也是站出来说道。

“一旦操之过急,其中出现任何疏漏,都有可能导致民变!此事必须得从长计议才行,否则…恐怕会有王莽,隋帝之灾。”

这种大家都没有听过的事情,必须得从长计议,慢慢落实。

一旦出什么问题,还能兜住底。

万一到后面,乱子越闹越大,谁都兜不住的时候…

没有官员愿意去承担这样的风险。

他们现在还能维持自己的官位,更想要的是一个稳定的大明。

而不是一个岌岌可危的大明。

这种未知的事情,肯定是要从长计议才行。

从长计议,还不是没有结果?

朱元璋听着这些官员的话,隐隐也是感觉到了头疼。

自己想要做一些事情的时候,怎么就变得困难起来了呢?

就在这时候,御史台的言官们站了出来。

“陛下,臣欲弹劾东宫!伙同户部,贩卖私盐!”

户部尚书这时候,顿时脸都绿了!

这御史台,是不是疯了?我们户部什么时候跟太子一起卖私盐了?

听到御史言官的话之后,朱元璋顿时严肃了起来,盯着户部尚书问道:

“此事可否属实?”

“启禀陛下,太子的确是在卖盐,但并不是私盐,是有盐引的。”

“那太子的盐又是从何处而来?总不能东宫是从盐场采购来的吧?”

那言官看向户部尚书,不依不饶地追问道。

“据悉…应当是在屯田所制盐贩卖。”

“屯田所?”

听到这個回答之后,朱元璋皱起了眉头。

也就是说,那是从盐山上搞出来的盐?

对于盐山,朱元璋并不是没有了解。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