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令人向往的未来!58(1 / 2)

如果,真的能够做到丈量土地,和摊丁入亩之后,那么地主则会进一步地削弱。

因为土地是按照人口户口来分配的。

这样一来,地主几乎很难和之前一样拥有大量的土地。

或者说,土地经过再分配之后,会有相当一段长的时间内,都不会出现地主这个名词。

但是这就需要大明朝的官员们来进行监督和实际管理。

并且,如此庞大的一项工程,对于官员的素质也是一项极大的挑战。

这时候,朱元璋忽然想到了一件事情。

那就是之前,张安世所说的,将胡惟庸的那些门生故吏们革除功名,让他们去地方教书育人。

如果…大明未来的读书人越来越多,那么是否就可以极为轻松的胜任这一项庞大的工程?

如果按照时间推算的话…

那会儿要么就是标儿在处理政务,或者他继任的时候。

原来如此!

朱元璋感觉自己似乎已经发现了什么

“二弟,你有没有想过一件事情?”

这时候,隔壁的朱标却是有了一个新的疑问。

“大哥有什么疑问?”

“就是如果未来如你所说,摊丁入亩已经实现,可是在那些百姓们分到了田地之后,也未必能够养活得起自己啊!”

朱标的担心,不无道理。

毕竟在这个时候,大明的生产力还有粮食产量,都是处于一种极其低下的水准。

这样子,也就导致了一种有可能出现的情况。

那就是,一家子人,分到的田地,而那些田地之中所收获的庄稼,未必能够养活全家!

这个问题听起来有些滑稽,但这的确也很现实。

隔壁的朱元璋在听到了朱标的话之后,也是点了点头。

土地贫瘠,这就是当下大明存在的一个客观事实。

土壤贫瘠这种事情,可不以人的意志而改变。

那些种在土地之中的庄稼,那些依仗着土地为生存的百姓。

一切都是在靠天吃饭。

张安世冷笑了一声,随即指着房间的大缸:

“难道大哥忘了吗?我这大缸之中,可是有着名为地瓜的物种!”

“它已经被我种了下来,只可惜,我的土地不够。不然的话,建立起来一个温室基地,地瓜甚至可以达到两熟甚至三熟。”

“只需要两年的时间,就能够亩产最低十五石!”

亩产十五石的地瓜,还只是最低的亩产,朱标此时也是反应了过来。

之前一开始的时候,就是为了想要将这个地瓜推广到整个大明。

没想到绕了一大圈回来,自己已经下意识地忽略掉了地瓜还需要推广这样的事实。

思考张安世所提出的那些问题,顺着他的思维走下去,让他已经完全忽略掉,地瓜这个东西了。

等等!

朱标发现,刚才张安世似乎又说出了一句惊世之语!

什么叫…

最低十五石?!!!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