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最近有大事要发生(1 / 2)

洪武十三年。

应天府!

暮秋后的清晨,依旧略微带着些许凉意。

金陵帝都斑驳的城墙上,并未在阳光照射下熠熠生辉,反倒散发出鬼魅般的神秘光泽。

古朴厚重的帝都城墙,也因此带上了几分迷人的魅力。

朱元璋站在应天府城墙上,俯瞰着繁华的金陵帝都。

阳光照射下的城墙熠熠生辉,但朱元璋看到的却是其背后暗流涌动的危机。

他深知,这个看似繁荣的世界实则问题层出不穷,官员的腐败和相权的滥用已经成为一颗毒瘤。

这些问题的存在,让他倍感压力。

微服私访中,朱元璋与李善长一起深入市井,了解百姓的生活状况。

尽管他听到了百姓们对太平盛世的赞美,但他的眉头却依然紧锁,因为他知道这背后的真相并不如表面那么美好。

李善长何尝不知道朱元璋的忧虑。

在朝堂上,胡惟庸这个宰相的权力越来越大,他拉帮结派,贪污受贿,甚至擅自决定官员的生杀大权,这一切都让朱元璋感到忍无可忍。

而徐达因为揭露胡惟庸的恶行而遭到胡惟庸收买徐府下人暗害徐达,好在事情并没有发生。

这些问题让李善长心中不安。

他知道朝政上的问题千丝万缕,而老朱又是个眼里不揉沙子的主,对于这些问题必定要彻底解决。

然而,要解决这些问题又谈何容易。

朝堂上下的官员都和胡惟庸牵扯不清,贸然行动恐怕会牵连出不少人。

老朱对于胡惟庸的所作所为早已心知肚明,只是暂时还没有找到解决的办法。

而李善长早已决定安度晚年,并不想参与到皇权与相权的斗争中去。

他只能心中祈祷老朱能够尽快找到解决的办法,不要牵扯到自己,让大明江山能够平稳安定。

毕竟,这胡惟庸还是他一手提拔起来的。

现如今胡惟庸这情况,按照他对老朱的了解,怕是日后会波及到自己啊。

唉,现如今,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朱元璋和李善长闲庭信步,不知不觉已经又走到了另外一条街。

突然朱元璋轻咦一声,他偶然发现了两个熟悉的身影——太子朱标,和朱棣,两个人居然结伴一起走进了附近的一家酒楼。

朱元璋瞬间被好奇心驱使,想要知道他们到底在做什么。

他转身对李善长说:“善长,你刚刚看见了吧?那个人……貌似是标儿和棣儿?”

李善长何等的人精?

其实刚刚老朱轻咦一声的时候,他看的是一清二楚,那两人的确是朱标和朱棣。

但此时乃是多事之秋,还是少言为妙,毕竟搞不好老朱可是会被激怒的。

“回陛下,臣没看清!”

“哼!”朱元璋冷哼一声,不满的指了指李善长的鼻子,呵斥道:“善长!你可真是越来越老眼昏花了,这眼神居然连咱都不如。”

“呵呵!”李善长只能尴尬的笑了笑,将脑袋低下几分,说道:“还望陛下息怒。”

“行了!别说什么息怒不息怒的了,走!鬼鬼祟祟此事定有蹊跷,跟咱上去,咱倒是要看看这标儿跟着老四那臭小子要做什么!”朱元璋说着,大步迈向了刚刚朱标和朱棣进到的酒楼。

而李善长紧随其后。

来到酒楼前,二人停下了脚步。

抬头看到牌匾上的字后,朱元璋眉头一皱:“这名字好生古怪,咱倒是头一次听说还有酒楼居然会起这样子的名字!”

李善长也是皱着眉头:“微臣也感觉挺古怪的!海底捞?莫非这是把菜放在海水里,然后捞起来食用的意思吗?”

“呵呵!”朱元璋听到李善长这想法,感觉好笑:“若放海里,那味道咸涩无比,怎么可能吃的下去呢?”

随后,朱元璋摸着下巴:“也许,这是拿捕鱼的工具来吃菜肴吗?”

“额……”李善长被朱元璋这一想法弄得哭笑不得,说道:“陛下,不如我们进去看看吧!那样不就知道了吗?”

朱元璋点了点头,“好!”

二人进入到了酒楼之中。

进入到了这酒楼之中,朱元璋和李善长扫视一圈过后,才感觉真的不可思议。

因为这里面生意火爆,可以说是座无虚席。

在这个时代,酒楼有很多很多,但要做到像这里一样座无虚席的程度却是极其困难。

而且这里的人流不断涌入的样子很让人疑惑。

“二位客官,您看看您二位是要坐哪里啊?

我们这儿有双人座、四人座,当然还有包厢。”

店小二热情洋溢的开始招呼起来。

“我们不吃饭,我们只是想打听打听,刚刚进来的那两个人到哪里去了?”李善长好奇的询问。

“刚刚?”年纪约么只有十五六岁的店小二一愣,打量起朱元璋和李善长。

随后皱起眉头:“额……这位客官,小店一天顾客很多的!实在是不记得刚刚有什么人进来。”

李善长见状,立即描述起来:“一位长得白净,一位肤色较为黝黑。”

“奥!”店小二恍然大悟,显然是想起来了。

但他却依旧面露难色摇了摇头:“二位客官,小的虽然知道,但这……实在是不方便说啊!”

“那这样呢?”李善长默默拿出一锭白银:“还方便说说吗?”

店小二看到白银的瞬间,顿时两眼放光。

随后,悄无声息的就接过白银:“方便方便,他们就在二楼左手边第一个包厢内。”

“好!”

李善长闻言,立即迈步准备前去。

但突然感觉有人拉住了自己,回头一看正是老朱。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