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新人类与改造人(1 / 2)

这个世界的地球,经历了第三次世界大战。

不久后人类就爆发了全面核战争,短短一年的时间内,人类文明几乎毁于一旦。

曾经繁荣的人类城市几乎都化为了废墟,人口在短时间内锐减,可以说是一夜之间回到了原始社会。

全球的生态平衡遭到破坏,极端气候频繁肆虐,干旱与洪涝交替上演。

最初几年,气候急剧变暖,海平面上升,诸多沿海城市被淹没。

核污染如同看不见的魔鬼,无处不在,一点点吞噬着幸存者的生命。

侥幸存活的人们要么躲入深山老林过起了原始生活,要么在废墟中挣扎苟活。

比恶劣环境和自然灾害更可怕的是人类秩序的丧失,暴力和混乱在各处上演,罪恶横行。

加上食物短缺,生存资源枯竭,这时期死亡的人数远远超过了当初直接死于战争的人数。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炼狱情景再现人间。

据后世统计,当时全人类幸存的数量最低时期可能不足百万之数,比起巅峰时期的百亿人口,可谓万不存一。

而后辐射尘埃和微颗粒混入大气,导致高层大气温度升高,地表温度逐年下降,产生与温室效应相反的情况。

地球进入了漫长的核冬天时期。

这使得地球的生态环境进一步遭受毁灭性打击,大量物种开始灭绝。

生存环境更加恶劣,食物短缺成了常态。

后来的人们称这次为“由人类引起的地球第六次生物大灭绝”。

极端严寒的驱使下,人类逐渐往赤道迁徙靠近。

几处往日的雨林区域成了人类生存最后的依靠,最终更是不得不聚集在一处,抱团取暖。

这时候的人类真正的回到了男耕女织,渔猎采集为生的原始社会。

聚在一起的人们没有了国家之分,没有了种族之别,为了生存繁衍,不得不放下一切芥蒂,互帮互助,这其中发生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

幸存者们深刻认知到了人类的劣根性,刻骨铭心地痛让人们领悟到了人类战争带来的可怕后果。

但是好在,地球还是逐步恢复了生态,人类的韧性和顽强使得人类文明的火种得以延续。

幸存者们成立了人类联盟,自称新人类,开启了新人类纪元。

人类联盟将抵制战争,拥护和平写进了宪法,代代相传下来,几乎把对战争的厌恶刻录进了DNA里。

人们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一直在竭尽全力消除所有可能引发人类战争的因素。

好斗、暴躁的个体面临结婚和繁衍后代的困难,打架斗殴受到严厉惩罚,而杀人或企图策划战争的行为更是会受到流放、关押至死的严厉制裁。

“和平永驻。”

这是人类联盟的口号,从文化教育,到日常生活,拥护和平成了绝对的主旋律,直至现在,和平已经是所有新人类的共同信仰。

随着环境恢复,人类和地球上其它物种数量也重新扩张起来。

经过漫长的发展,人类文明再次迎来绽放。

新人类成功地重建了科技社会,然而,所有与战争相关的科技研究似乎都已被彻底摒弃,从源头上杜绝了其发展的可能性。

此时的地球生态平衡依旧脆弱,适合人类生存的空间也比较狭小。

人们将目光瞄向了星辰大海,寻找新的家园成为了人类联盟的最高目标。

事实证明,当人类放弃内斗,整个社会力往一处使的情况下,发展是非常迅速的。

一项项未知被发现,一个个困难被攻克。

可持续能源、生物工程、纳米技术、人工智能等领域蓬勃发展,这些都推动着航天航空技术大跨步前进。

月球、火星、金星、木卫二等都建立起了基地和太空城市,甚至成功改造了木卫二的生态环境,人类无需依赖宇航服或城市型的生态循环装置,就可以在上面生存。

如今距离新人类第一次走出地球已经过去了数百年,人类的足迹早已迈出太阳系。

现在宇宙中有多少人类,最远的到了哪里,谁也无法给出确切的答案。

……

比邻星b是一颗位于半人马阿尔法星系的一颗行星,距离地球约4.2光年。

它位于比邻星的宜居带内,是一颗典型的类地行星,其质量约为地球的1.3倍。

这是新人类的第一个长期移民目标,这里的环境和地球非常相似,但是上面并没有诞生生命。

人类联盟很轻易地就将其改造成了人类的第二家园。

他们开始将目光投向更遥远的星球和未知的宇宙领域。

陆航所在的开荒舰队正是人类联盟最新成立的舰队之一,他们来自比邻星b。

原本的目标是往猎户座方向探索开发,却在途中意外遭遇脉冲带和大规模彗星群。

舰队损失惨重,数艘装满物资的运输舰被撞毁。

为躲避脉冲带误入了白磁星系,这个星系似乎可以隔绝脉冲带,越靠近白磁星脉冲带影响越弱。

被脉冲带困在这里的舰队便不可避免地对白磁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认为这或许是人类联盟的又一项大发现。

舰队内的生态循环系统也遭受破坏,得不到物资补充的话,所有人都将会逐渐在这茫茫宇宙中消亡。

而脉冲带持续的时间未知,人类联盟也没法派出援助,这也迫使开荒舰队不得不将希望都放到白磁星上。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