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登山昆仑(1 / 1)

天空云雾袅袅,通过层层云烟,可以看见在遥远的昆仑山垭口,几个黑点正在缓慢向昆仑山顶移动,此时,走在最前头的黝黑汉子,对着后面的几个攀爬的队员吆喝道:“走过了昆仑山垭口,到山顶也就差个3000米,大家加油跟上!”

走在队伍最后面的一个身材干瘦,面色苍白,后背上还背着一个鼓胀的登山包,正气喘呼呼换着气的小伙子,正是从泰山一路西行而来的云风。算算时间,云风已经离开学校已经两个月了,最近明显感觉身体素质下降,鼻子也不听使唤老流血。云风知道病情肯定又进一步恶化,但心里却没有多少畏惧,好似想明白了,只想趁着短暂光阴,多看看大好山河。

云风与前面几位登山客并不熟悉,只是在云风抵达昆仑山登山路口,恰好遇到的几位登山爱好者,大家目的一致,便自然结伴而行。由赵哥带头,也就是前面领头的黝黑汉子。赵哥人高马大,是纯正的东北爷们,人比较豪爽,走过不少大好山河,是这里经验丰富的佼佼者!

赵哥比较健谈,出发之前,便打趣问大家,“大家上山理由都不同,不妨大家交流一下。”不等大家反应,赵哥便开了一个头,理由简直让人哭笑不得。因为自己早年被绿,决定出去走走,思来想去不知道去哪,正好遇到登山队,便跟着他们穿越深山之间,这一散心就是10年。

听到赵哥主动爆料自己的糗事,队伍也纷纷开始吐露缘由。基本都是一些,工作被裁,被迫分手,退休无聊大同小异的说辞。站在队伍中的云风,听着大家讨论着,并没有主动坦露自己上山的理由。站在队伍最前面的赵哥,扫视大家,看着云风,向他仰了一下,示意说说他的理由。

此时队伍中有几个看了过来,云风知道,此时编也得编个理由,不然被透过来的目光都能让他尴尬一整天。云风想了想,说生命快到尽头想去看看大好山河,那肯定不行,不如实话实说,想看看昆仑山是否有神迹。云风深吸了一个口,说道:“我是来昆仑山,看神迹”

顿时整个队伍安静了下来,有的更是一愣忍不住笑了出来,好似果然是小孩子,还是免不了天真。赵哥,也是哈哈大笑,吐了一句,不知褒贬的话:“你还是真个是人才。”

云风看着大家哈哈大笑,自己也不禁摇头一笑,这么说确实会让人感觉智商不在线,但面对生死之时,大家对于鬼神的期待,自然而然又会无比推崇。此时,云风就是这种心理,但他不能跟任何人说,他命不久矣!

路上,赵哥好似受道了云风启发,开始自顾自的为大家讲起昆仑山传说。相传昆仑山被称作中国第一神山,是万祖之山、龙脉之祖。在《山海经》当中,是西王母的道场,是神庭的瑶池圣地。而另一个传说当中,凡人只能通过不周山的天柱即可抵达古昆仑。不过后来,天柱被水神共工撞断了,古昆仑也脱离大地,人类再也无法进入神域。

过了千年,道教兴起之后,又兴起了渡劫成仙,隐居修真者的传说,明末时期,道教分支混元派在昆仑建立的道场,但后来发生了诸多的变故,混元派也隐世不出。

昆仑山之所以如此神秘,除了神话和道教宣扬之外,在昆仑山附近,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那棱格勒峡谷,它是世界上名声显赫的五大“死亡谷”之一。20世纪90年代,我国地质考察小组为了揭开死亡谷的秘密,深入峡谷当中调查,但一无所获。此后多年,多次有人深入死亡谷,也拍到了一些照片,,照片很模糊,隐隐约约还有一个人影,由于雷呈现红色,网友也是纷纷开起玩笑,认为是有道士在这里渡劫。

最后专家为了平息舆论,用了一个夏天时间科考死亡谷,得出结论是:在死亡谷附近有大量强磁性的玄武岩,越是靠近山顶,磁性越高,就如同一根天线,吸引着雷云,这才造成了尖端放电。

赵哥话落,大家久久未语,因为历来中国流传着神话故事,按自己的认知也不清楚,这世界上是否真有神。正当出神之际,赵哥一句话,又让大家兴趣回到了高潮“其实也不全对,但我肯定这里古代有人在此开辟道场”说着从登山包里掏出一个锈迹斑斑,紫纹环绕的巴掌大葫芦,又补充道:“这是上次跟昆仑登山队,勿入“死亡谷”,捡到的。我运气比较背,只捡到这么一个小玩意,其他有得捡到黄金,云器都买了一个好价钱。”叹一会气,说道:“我给专家看过,他们也不知道是啥材料,由于侵蚀太厉害,加上没有壶盖,也不值几个钱,所以一直没舍得扔掉。”

大家惊奇赵哥经历同时,更想拿着不知名材料的葫芦一观。赵哥也没有吝啬,递给其中一个人,顿时一伙迎了上去,云风也来了兴趣,上前去盯着巴掌大的葫芦,看得出奇!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