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两个馒头引发的惨案四37(1 / 2)

天都城有一条街叫渔人街。

渔人街是二条街,中间隔着一条五六米宽,三四米深的河,叫秋水河。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秋水河里的鱼,到了秋天,一个个胖的像一头头小猪仔。

渔人街有很多卖鱼的档口,也有很多以鱼为主要食材的饭馆。

渔人街有一家叫“穷鱼铺”的卖鱼档口,老板姓安,名字没有人提起,认识他的人都叫他安鱼佬。

安鱼佬的档口为什么叫“穷鱼铺”呢?安鱼佬曾经解释说,他卖了十几年的鱼,穷的娶不到媳妇,都三十有八了,还是单身一个人。

听说档口不用交税了,安鱼佬今天特意进了一船鲤鱼,是从锦鲤城那边运回来的。

秋水河流出天都城二百里地到了锦鲤城,同一条河,不知为什么锦鲤城的鲤鱼长的就是比天都城这边的肥壮,肉质也更鲜美。

安鱼佬今天高兴,一口气开腔剁了十几条七八斤重的肥鲤鱼,案板上堆的鲤鱼满满的。

安鱼佬为了报答官府免税的良政,特意把鱼价降了一半,所以今天安鱼佬的档口最热闹。

穆扒皮是负责渔人街收税的官差,他一大早就来了渔人街。

穆扒皮原名不叫穆扒皮,是叫穆留书。

穆扒皮这名字是渔人街的档口生意人给他取的外号,起因可能是每天穆留书经过的卖鱼档口,鱼都会被他扒掉一层皮。

穆扒皮来的有点早,远远看到安鱼佬的档口很热闹,他感到很奇怪。

安鱼佬的档口能坚持卖鱼十几年,穆扒皮觉得这是天都城的一大奇迹,因为,安鱼佬太不应该从事卖鱼这个行当。

安鱼佬不是那种拿不起剁鱼刀的人,相反,安鱼佬长的很粗壮,十几斤重的大鲤鱼提在他的手中就像提着一条小白条。

不过,安鱼佬做生意的态度太恶劣了,不但缺斤少两,还经常对客人恶言相向。

冷冷清清,朝不保夕,是“穷鱼档”的现状。

穆扒皮心里好奇,先走到安鱼佬这里来。

安鱼佬今天一反常态,笑的就像个穷人家涂上了胭脂红的大姑娘,满脸的横肉怎么看怎么顺眼。

穆扒皮心里高兴,他奶奶的,十几年来在安鱼佬这里收的税银,还不够在天下第一馒那里丢两个馒头赔的钱多,今天无论如何,都要狠狠扒安鱼佬一层皮。

穆扒皮挤开围着鱼档的人群,来到安鱼佬的面前。

“安鱼佬,你今天生意好啊!总共进了几条鱼?”

安鱼佬反常的没有对着穆扒皮开口大骂,笑眯眯的只能看到眼睛里的白珠子,

“穆大人早,托穆大人的福,进了一百条整,卖了差不多一半。”

“好啊!恭喜你啦!一条十个铜板,一百条一千个铜板。现在交,否则,我也不再与你客气,封了你的鱼档。”

穆扒皮拍了拍他身上穿的豹纹形状的官差服。

安鱼佬脸上的笑容不见了,冷冷说道:“你娘的不知道吗?知府朱顶山大人下了告示,免了商人的税,你想违抗知府大人的法令吗?”

穆扒皮哈哈大笑,说道:“你是在做梦吧!是免了馒头税,其他行当的税银依旧收取。”

安鱼佬激动大喊:“真的吗?凭什么?凭什么卖馒头的不用交税,卖鱼的与其他的商户需要交税呢?”

安鱼佬走出他的档口,来到街中心,挥手大喊道:“各位同行,天地不公,官家骗了我们,只减了馒头税,我们要反抗,拒绝交税。”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