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1 / 2)

林振亮的名字出现后,顺着户籍,小林查到了会同村。驻村民警联系上了林振亮的邻居丁鲁花,但丁鲁花好像有些耳背,所以得请市局的人去一趟会同村。

张宽本想自己带人去,但小林说,驻村民警特地说——如果派人,最好请那位”赵队长”亲自出马。

“嗯?”,张宽隐约嗅到了危险信号,“发生了什么?”

“会同村里,上次接受ENTV采访的村民,都不见了。”

都不见了。

一向笑嘻嘻的小林脸上是少见的冷意。

加了一天班,准备下班、正在伸懒腰的各位停下了手中的动作。

赵可颂小声重复这几个字。

不见了,是什么意思?

“还有呢?”张宽最先反应过来。

“对面说,去的人越少越好。“小林补了一句。

最后,张宽拍板:“刘万里,明天,你带着赵可颂走这一趟。”

当晚,小赵给梅老师去了个电话。

他先简单说了说白天任命下来后的情形,主打突出一个“光杆司令”,一个“权责不对等”,后又说了说第二天去会同村的事。

梅老师说:“我心里有数。这时候给你任命,没真的指望你担起来。周硼案,由张宽来办,我放心。你只当好你的光杆司令就好。”

“那,”小赵问,“这有什么意义呢?”。

他不明白,既然梅老师信任张宽,为什么要他来青谷?既然张宽能办好周硼的案子,又为什么要给他盖上一个负责人的名头?

反正不可能,只是为了赌网民的嘴……

梅老师只说:“张宽在青谷呆得太久,他适合做事。只是,周硼这案子要掰扯清楚,单靠他是做不到的,还得有人站出来,打打金山这窝草,惊惊背后的蛇群。顺带着,也给人定定心。负责人的名号给你,既是比市局层面更高层级的表态,也是为以后铺路。”

“也就是说,我是那个扯虎皮拉大旗的人?铺路,铺什么路?”小赵听得似懂非懂。

梅老师不作声。

小赵便知道,应该是现在不方便说,再问梅老师也问不出什么来。

只是,明天去会同村的事……

梅老师在电话那头无奈地叹口气,像是想骂他蠢:

“你这张虎皮刚刚扯出来,一时间没人敢动你,你明天只管放心去。再说,张宽比你更在意你的安危。既然他让你去,就是做好了两手准备。”

第二天一早,赵可颂跟着刘万里,往青谷市的最南边去了。车程两小时,说好两个人换着开。不过,不知道是不是前一天晚上没睡好,小赵一上车便睡了过去。

下了高速匝道,即将驶入青谷镇的环岛路时,刘万里打开窗户。

晨间的风吹着湿气进来,一个激灵,小赵醒了。

见状,刘万里说:“赵队长,您睡饱了?”

小赵点头:“睡是睡饱了,就是有点饿。”

刘万里无语:“我开了一个多小时还没喊饿呢,你倒是一点不客气。”

“不是你问的我吗?“小赵立时就要竖眉。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