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夜谈上郡(下)65(1 / 2)

这确实个令人两难的抉择,扶苏一时也不知如何回答。而且赵寿故意还留了折中的方案,即皆不按满额授田。想来这种方式两头都不讨好,更是不可取。

“公子,其实这并不是为难的根由。”赵寿见公子沉默半响不回,便出言点醒,“宅地不够,大可开荒。纵使无梯田之利,亦有平壤可殖。何难也?”

经过郡守的提点,扶苏恍然,现在可是秦朝!土地利用率远不如后世历朝历代,只要肯开荒,自然有田可耕。土地不够根本就是个伪命题!

那是什么原因?

扶苏将身子靠在了凭几上,以一种更舒服的姿势思考问题。关于农事,自己不觉想起了还在阳周主持开垦梯田工作的宰田。

“......新辟之地需三年轮作方可成为熟地,地力与良田无异。......”

新辟之田地力不够,抗风险能力本身就低,授予功爵者还好,但若授予平民,则多半会因此而破产,要么被迫当大户的佃农,要么沦为流民流寇,隐在山林之间。

原来如此!

扶苏直起了身子,原来是熟地不够分,而不是耕地不够。如果是这样的话,自己的梯田之策根本无法缓解目前的人地矛盾,双方争的可是熟地。那为何农家的宰田以及蒙恬都认为此法可行?那为何就连陛下还会鼎力相助?

“公子切莫多虑,凡事需要因地制宜。”赵寿看到公子的眉头越皱越紧,就知道其多想了,“上郡七分山,两分地,一分水,梯田之法大有可为啊。”

顿了顿之后,见公子松开眉间,赵寿才接着说道:“陛下所虑远非如此。”

“那是什么?”扶苏收敛了心神,虚心请教道,“还请赵伯教我。”

“以公子之智,到这肤施田垄上走一走,问一问便可知。臣又岂敢妄言之教,不过是先闻而知罢了。”赵寿闻言一笑,“大户宅地连田并垄,佣耕者众,此为陛下所虑。”

竟是如此!

扶苏豁然开朗:当自耕农沦为大户的佃农,那大户便在事实上成为了这批人的管理者。但这样的管理者并不是由始皇帝所任命的,而是介于朝廷与民之间的中间阶层。这显然不符合秦朝所构想的官民二极化的国家结构,所以必然会对此进行打击。

但这些大户中不少是功爵者,他们拥有的土地是基于现有的国策而合法拥有的。不过,还有一批合法拥有大批耕地的豪强就显得不这么合法了。那便是自秦惠文王时期被迫接受秦国统治的上郡旧魏豪强,始皇帝的高祖为了快速维稳也就捏着鼻子承认了他们的利益。

“莫非陛下意在...他们?”

扶苏伸手指向东南方,那里大致是魏国首都大梁的方向。他猛然想起,魏国的公子宁陵君魏咎并未处死,只是被贬为庶民。莫非这其中还有什么干系?

“不!”

赵寿摇头,目光望向扶苏,用手指点了点案台,公子的桌面上正摊着那日他亲自送来的舆图,“是他们!是圜阳、高奴、漆垣......”他将公子之前报过的十四个县重新再说了一遍。

哈!

扶苏内心一笑,自己想当然对了结果,但过程却是漏洞百出。

但是赵寿却以为这不过是公子一番试探罢了,不然也不会在一开始就直指根由所在。

既然绕回来了,扶苏再度问道:“赵伯,如何是好啊?”

“可徐徐图之。”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