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隐患非一(下)58(1 / 2)

秦法本就重罚轻赏,赵寿提出赏罚分明,公子并不觉得意外,所以想也没想就同意了。

“这件事交由向县令如何?”

“公子所命,臣寿怎敢不从?”

赵寿心中长吁一口气:看来公子今日并非想要分权,是自己想多了,于是卸下心中些许防备。但是开田之事他并不清楚公子所想,认为远非这么简单,恐怕这是要徐徐图之。

即便这样,赵寿也不敢主动开口提及宅地之事,毕竟不知道之前县令与公子具体聊了些什么,二人是否达成了某些默契,就在这里等着自己呢。

“不知公子还有何吩咐?临近正旦,郡务繁忙,若是无事,还请告退。”

至此,赵寿心中萌生了退意,他还确实需要与肤施本土望族商议宅地之事,以应付将来可能之事。

“小事竟劳郡守亲至,我本就过意不去,岂敢过多耽搁。”扶苏的确没想到赵寿会亲自来送舆图,不知道他究竟会成了什么意,“雍巫,替我送送郡守。”

二人出门后,向疾犹豫再三之后,打算隐晦地提点一下公子。

“公子可记得四年前陛下传令天下的诏书内容为何?”

扶苏挑眉,自己当然知道,使黔首自实田。即秦朝朝廷不再实施授田制,命天下百姓自己垦荒土地并占有,然后上报地方,地方的郡县长官便会予以合法化的承认,并且据此来收田赋。

“私以为可解燃眉之急,但不可长久。”

扶苏当然知道其中利弊,这不是变相的承认了土地私有化,与军功爵制所配套的授田制相违背,极大损害了秦国一贯行之的土地政策。

“公子慧眼,臣疾也是久吏地方才知其弊病。”

向疾见起了话头,便戛然而止,不再多言。这倒引起了扶苏的好奇,“难道县令就不曾解决此事?”

“臣疾确有此意,奈何其中阻力颇大,最后也是无疾而终。”

向疾的思路局限于本人本时的认知,主张重新分田,重启授田,这种再分配的操作自然会极大损害田垄连顷的豪族,就连始皇帝本人都抵不住,选择了退步,更何况是小小的县令。

而且,上郡土地问题由来已久,最远可追溯到秦惠文王时期,理不清也剪不断,岂能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县令能处理的。

不过,蒙公却跳出了向疾的思维困局,以兵为农,垦荒殖地,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授田快速转向自实田的混乱,但奈何上郡地势起伏不平,可用耕地本就不多,再怎么开垦都无法满足失田百姓的需求。

“好在公子开梯田之法,将重峦叠嶂的山脉以为良田,实在万幸。”

扶苏念头转过万般,大致明白了向疾所想表达的什么,“县令以为是癣疥之疾,还是肘腋之患?”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毫之微末,亦不得不察。”

“还请县令明示。”

扶苏觉着也该动一动了。

“臣疾还请公子三思而后行。”

向疾希望公子考虑清楚之后再作决定,“开梯田,可使上郡倍安于邻。丈宅地,可使上郡倍乱于邻。陛下东巡指日可待,公子果真愿冒天下之大不韪?”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