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直应之梦22(1 / 2)

接下来一直到阳周县的路途,蒙恬选择自己骑一匹马跟随车架左右,让近臣雍巫去服侍公子。

蒙恬迎着愈发寒冷的北风,想要吹散愈发混沌的思绪。他想不通,公子为何显得这么焦急,竟然堂而皇之地用利害干系来“怂恿”自己完成他想要的目的。之前独断呼衍氏之事,倒也情有可原,公子之仁厚不分华夏与夷狄,是为大同。然而方才竟以木轨驰道之便为由公然示好、拉拢自己,乃至整个蒙氏家族。

实在难以理解!这完全与蒙恬所认识的公子不同,究竟是何变故导致的?是触怒陛下后的不安?公子居外监三十万众,此重任也!难说贬谪。还是太子之位遥遥无期的惶恐?陛下未曾立后,子嗣无分嫡庶,只分长幼,由此看来,公子自是顺位第一。扶苏信人奋士,民间素有贤名,其余诸公子皆不如。难道是小公子胡亥?

想到这里,蒙恬不觉得望了望马车上频繁变更姿势的公子,一时无言。

罢了,到阳周后再说。

晡时申刻,车队如愿来到了阳周,正好也到了该吃第二顿饭的时候。

说起来,古人的作息时间倒很像是扶苏上辈子跑销售时的状态,早上九点多才吃早饭,下午三点乃至五点才吃午饭,一天两顿。不过这是卿大夫级别以下的用餐情况,诸侯可以一日三餐,而天子则是一日四餐。

由于扶苏愿与下人共苦,不愿搞特殊,所以用餐时间与仆从无二,这也赢得了不少随从的爱戴。

“雍巫!”

蒙恬低声喝住这位公子身边他并不感冒的宦臣,或者说他对所有宦臣都不感冒。

今日有小事求于他,待雍巫转身之后,蒙恬扯出开嘴角,露出笑容,“还请雍巫为公子和我单独准备一食间,我有要事相谈。”

马上就要到肤施了,那里耳目繁多,不便交心,阳周这里恰好为最后的机会,蒙恬考虑再三还是打算抓住这个难得的时机。

“大将军,小人恐难办矣。”

雍巫面露难色,解释原委,“公子对这桥山颇感兴趣,想邀阳周县长司马逪共游之。命小人准备宴席款待,便于亲近。”

秦朝万人以下的县长官为县令,万人以下为县长。

桥山?蒙恬皱眉,旋即恍然。

相传黄帝帝鸿氏葬于桥山之巅,以公子的性格恐怕要去参拜、瞻仰一番。

“那便依大将军所言,雍巫你替我款待司马逪,切莫怠慢了。”

扶苏的声音突然从二人身侧响起。

少了这位尽心的仆臣,扶苏确实感到稍许不适,所以前来寻唤,恰巧遇到了这一幕。

“喏。”

雍巫眼力劲越发敏锐,马上应承了下来,躬身退步远去。

“我也有话想与大将军详谈。”

扶苏看出了蒙恬的心思,借驴下坡,挑明了说,“尽那晚未尽之事。”

秦朝并没有黄瓜、西红柿、土豆等外来果蔬,在咸阳时扶苏喜食小米粥配冬葵和少许狗肉,毕竟小米和狗肉这两样在他上辈子基本没吃过,所以连吃好几天都不觉得腻。

不过在这里,小麦倒成了主食,由于还没有石磨,加工方法都比较粗糙,就是直接上锅蒸,叫作“麦饭”,在《尚书》中称为“粒食”。菜不过两道,打野而来的新鲜鹿肉和恰逢时令的枣汤。

扶苏与蒙恬相对而坐,扶苏先一步直起身子,伸手拿起酒盏亲自为蒙恬斟酒。

“不知大将军有何事相商?”

蒙恬一边双手捧杯,接着公子的从酒斛倾倒而出的米酒,一边回应道:“臣观公子行事雷厉,利害分明,与往日大不相同,这是为何?”

果然还是被看出来了,扶苏也在犹豫要不要提前吐露真相。

嗯?

蒙恬抬手拦住了公子还想倾斜的手腕,酒樽中的米白色已经溢到桌面。只觉双手一松,酒盏便换到了蒙恬的手上,转而为扶苏倒酒。

“公子心事很重嘛,不如与臣倾诉,全当酒后胡言罢了。”

斟满,言毕,一饮而尽。

唔,可。

既然如此......

扶苏抿紧了嘴唇,话到临头了还是有些迟疑到底该不该挑明先见之酌。思索了片刻之后,念头浮上心头,有了更好的藉口。

“近日,我偶有心悸之兆,以为劳累所致,不曾放在心上。怎知连夜入梦,常见一玄水腾而化龙,向东而去,没入沙砾不得见。又见玄水所生之处忽起大火,遮阳蔽日,酷热难耐,而后乃醒。此梦吾甚异之,彻夜思索,未知其理。

我尝遍览群书,略有小得。所谓梦者,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也。凡夫俗子,总有所求。故梦之,多有所得。无欲无求,无望无念,此之人少之又少。故夫奇异之梦,多有收而少无为者矣。

今陷穷境,我之所望不过侍奉陛下左右,尽人事而已。怎会如此?”

除了扶苏给出的对梦的解释之外,古人还有一种对梦的解析,即天人感应,直应之梦。

不出所料,蒙恬很快就给出了扶苏想要他说的话,皱着眉头说道:“此事颇为奇玄,依臣之愚见,倒是与曾子‘母亲啮指,孝子痛心’相似。恐公子所梦,乃陛下所兆。”

“可是吉兆?”话音未落,扶苏便已经追问,显得颇为急迫。

“是......”蒙恬口中正欲应答,心中却翻起了巨浪:玄龙东去,央起大火!这恐怕是......!

然而此刻,雍巫却疾步闯入,禀报道:“公子,咸阳来诏,使者已到。”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