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 为之奈何153(1 / 2)

“郡守,今日之事你必须给我一个解释!”

将长史之事托付给医师,移步书房之后,扶苏这才按捺不住内心早已积蓄许久的怒气,朝赵寿喝道。扶苏自认为对赵寿不说是听之任之,但也算得上恭敬有加,没料到他居然会这般对待自己,一声不吭的就与郡吏们达成了莫名的默契,将矛头直指自己。

“以诚待人者,人亦以诚待我。臣以为公子当如是也,却怎知不是如此。”

赵寿今日也是有些怨气,先不说上卿来使之事,就说长史屠戮七门之事,公子是一点儿消息都没给他透露,显得对他极为不信任。

扶苏知其意有所指。不过话说回来,郡守也不见得是一丁点儿都没觉察,他是故意装作不知,在自己面前倒打一耙罢了。

“阳周之变未定,我诚不敢公布上卿来使之事,唯恐波及上使。故而出此下策,以祈年为由骗得赵伯守与诸吏相随。此诚我之过也,望赵伯见谅。

至于长史擅权行事,我确实不闻风声,亦瞒在鼓里。若是知其刑罚如此狠重,我又岂会任其行事?”

这倒是真话,扶苏还以为羊舌劫最多剪除首恶,其余人等充作官奴,流往边郡各地修筑长城,着实没想到他会如此果决,一口气杀得干干净净,甚至连其族中私奴都剜去双眼,断其舌,以免造成祸端。

不过,扶苏现在是绝对不会承认隐瞒上卿来使是为了给羊舌劫打配合的,只承认迎奉上使一事确有隐瞒,其余之事咬定一概不知。

羊舌劫既愿当自己的刽子手,将恶名都担下,那扶苏也不会自作聪明将这些事揽在自己身上。当然,该救还是得救一下,不然也显得过于薄情寡义了。

赵寿抬了抬眼,瞧了一眼蒙毅,见其对阳周之变面不改色,就知道其就是经阳周而来肤施,哪里有半点担忧自身安危的表现,恐怕阳周之变能这么快靖平就是出自上卿之手吧。

他还是接受了公子的托词,“上使安危,确实当慎之又慎。”

“既然如此,那今日之事,郡守又当如何解释?”

蒙毅接过话茬,继续朝赵寿诘问,一副不将此事说清楚誓不罢休的态度。

蒙恬目光微动,还好有蒙毅亲自下场质问。若是以公子的性格,此番被郡守反制之后,同一时间内很难再开口继续追问此事,就此便会让郡守逃过一“劫”。

公子确实是需要一个直臣来当其嘴替了。

原本这个人选蒙恬已经预定了羊舌劫,奈何那晚双方都没聊到一块儿去,而现在又激进冒进,犯此大过,生死不知,哪怕捡回一条命,也不好在公子近前左右。

后来蒙恬又属意县令向疾,可其被郡守打压久了,性子不似羊舌劫那般强硬,变得随和甚至随意,若不是公子亲自点到,他也不会主动建言。

“臣有罪。”

赵寿的一声有罪将蒙恬的思绪打断,重新将注意投到郡守身上。

“臣罪有二。

其一,家中匿田无算,与豪族无二。

其二,上郡监御史空悬久矣却不上报请补,反而以为利己,揽权专权事之。打压异己,扶持朋党,与豪强苟合,致使其心日大,其胆日肥,阳周之乱便起自于此。

臣恳请公子责罚。”

赵寿看似请罪,实则是将自己的把柄拱手放给公子,让公子更信之。蒙毅饶有兴趣地望向伏跪低头的赵寿,心中不免感慨万分。还在南郭乡时公子便解惑了相似的事,又怎么会轻易被这般手段所迷惑。你越是这般请罪,公子越会怀疑你有所隐瞒。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