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127(1 / 2)

“公子确有此忧。北患未消,边郡不可丁零,眼下还需实边以遏匈奴。”司马逪承着历阳的话往下说道:“将军经多日观察,发觉贼人借势而已,未有作乱之心。所为不过是迫使公子妥协,不再以爵实授田。不过贼人临时起意,辎重不齐,军备不修,待其耗尽之时......”

“这要等到什么时候?”李适与其宗亲祖父李信一般是个急性子,马上打断了司马逪的发声,“依我之见,当断不断,必受其乱。若是公子有所顾虑,为何不调边军南下?”

历阳也有此疑问,也将寻问的目光投向了司马逪。

“据传言,肤施大族或与匈奴有来往,二者关系甚密,公子恐中了调虎离山之计,酿成更大的后果。况且......”司马逪说到后面不觉地压低了声音,历阳顿时心领神会,拉着李适凑近了些,“况且呼衍氏部落虽附于我秦,但人心混杂,不可不防。若是有胡趁机勾结,内外呼应,其后果难料。”

李适皱着眉头听完,他对肤施大族勾连匈奴之事心存怀疑,他觉得这是豪强的疑兵之计,意在拖住边军主力,削弱公子的底气。

“可有证据?”

“暂无实证。不过呼衍氏部族中就有数名赵氏宗亲,从代地流亡漠北。据他所说,匈奴王庭驻于河南地期间,不少燕赵豪杰皆投奔而去,意在借胡反秦。”

司马逪在扶苏停留阳周期间,对赵康颇为上心,因此从中套出了不少话,“例如邯郸之战后,赵将苏射便领残兵附燕,而后附胡。”

“果真?”李适也是第一次听到这般秘闻,一时间有些吃惊。

“绝无虚言。”司马逪一字一句回道,此言也让二人陷入了沉默。

沉默半响后,历阳才出声打破了沉寂,“依县长之意,将军欲使我等自备,以防贼人狗急跳墙。可眼下上卿陡至,我等起兵如何瞒得住?而且上卿本欲今日便走,幸县长突至,才得以停留。若是上卿行至阳周......”

说到这里,历阳不觉打了个冷颤,这不就是羊入虎口么。

“绝不能......”司马逪一激动,说话有些大声,但马上反应过来,压低了音量说道,“绝不能让上卿去阳周,贼人手里还握着赵铭为质。这才让公子颇感棘手,左右为难。”

“赵铭何人也?为何公子如此重视?”

李适自出任开田中尉以来一直呆在徙泾县,并不知晓肤施诸事,第一印象便是觉得公子这般投鼠忌器的做法显得格外妇人之仁,但并未表露出丝毫不满,反而出声寻问,或许其中另有隐情。

“赵铭乃郡守独子。”

听到历阳的解释后,李适紧锁的眉头才得以松开些许,他有些能体会到公子的难处了。

“可上卿去留,我等实难左右,这可如何是好啊?”

……

晚些时候,河南地西北方向贺兰山麓脚下,这里是不少赵国遗民逃难的定居点,现在也成了贺兰氏匈奴部族的定居点。此地土地平旷,屋舍俨然,鸡犬相闻,牛羊成堆。虽然土力贫瘠,但地里粮食却丰沃,真是一处桃花源。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