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谶语意有所指44(1 / 2)

这传说的周郎飞升之地正是东阳郡旁虎夷山。而近期江湖便纷传他坐化之地,有人发现灵宝现世,里面神兵、仙丹、典籍皆全,有缘人得到,即可驾鹤飞升。所以近期虎夷山周边州郡汇集了各地一些盗匪、神偷、修行之人,连那偏远的伏牛镇都来了各色人等。

杨少怀因为得悉程骄所讲的周处道之事,现在听这故事越发的像是在说周处道的过往,只不过添油加醋增加了不知是真是假的元素。

因为封建王朝的信息、受教育程度等各种局限性,历代统治者想要“名正言顺”的继位,或者篡位,都会拿些谶语来捏造个自己“顺应天命”的事实。

当然谶语之所让人如此信服,自然不可能仅仅是因为那些云山雾罩的的’巧合’,除此之外谶语更大的魅力在于它的不可预知性,比如西周末年时民间流传着这样一段童谣:

“月将升,日将没;檿弧箕菔,几亡周国。”

在这段歌谣中月代指女人,日代指男人,这句话中前两句的意思大概就是将有女人出现祸乱周国。后半句中弧是山上桑木的名字,这种桑木可以做弓,而箕则是一种草,这种草可以用来做箭袋。

根据这句歌谣的意思,周国的这场危机将与弓箭有必然的联系。

因此当这段歌谣流传到了周幽王的耳中后,周幽王当即便下令全国上下禁止售卖弓箭和箭袋。

但是有一对乡下来的夫妇,他们由于是从乡下来到王城的,古时候信息传播途径单一,传播速度十分缓慢。因此当这对夫妻千辛万苦带着制作好的弓箭和箭袋来城里售卖时,他们并没有收到王城颁发下去的命令。

就这样这对夫妻非常不幸的刚一到王城,便遭到了士兵的追捕,在逃亡的过程中这对夫妻中的妻子不幸被捕,当即便被士兵处死了。

而这对夫妻中的丈夫一路逃到了褒城,在逃亡途中这个丈夫偶经河边,看到了河中有个竹篮,里面竟然躺着个女婴。男人一时心生怜悯之情,便将竹篮打捞上来,和这个女婴两人相依为命,悉心的将这个女孩抚养成人。

随着女孩年龄的增长,出落得越发的美貌,因为女孩是在褒城被捡到的,所以,男人给女孩取名为:褒姒。

后面的故事所有人都知道了,周幽王为了烽火戏诸侯。

而且因为信息不对等,加上迷信且崇尚君权神授,所以为了成为名正言顺的“天子”,各位皇帝或想做皇帝的人不惜绞尽脑汁,编造出生时的一些异象。

再比如刘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布衣皇帝,早在刘邦斩白蛇起义的时候,兄弟们就替刘邦制造舆论,说刘邦是赤帝的儿子,斩的白蛇正是白帝之子,为日后君临天下铺平道路。等到刘邦做皇帝后仍然觉得不过瘾,于是再次瞎编乱造:

刘母一次在水塘边午睡,梦见与天神偶遇,恰好是雷电交加的天气,刘太公来接刘邦的母亲,只见一条龙蟠在刘邦母亲的身上,不久生下了汉高祖刘邦。这类的故事层出不穷,就是为了愚弄没有文化的愚夫愚妇,让大家去交口传送,将这件事情无限放大化,然后在某一天,挖出个石头刻着字,或者蹦出条大鱼嘴里含着玉玺,来印证谶语。

而且这故事里编的,当这周郎是许愿池还是哆啦A梦么?还说什么灵宝现世,说的活灵活现、应有尽有,这种话傻子才会信吧?

杨少怀想到这里,转头一看,身旁的吴老六和蒲化甲听的哈喇子都流出来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