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关外烽烟起(1 / 2)

“马骨海,人骨山。”

这六字是后人对于那场关外大战仅有的记述,因为见证过那场尸山血海的御史们都疯癫死去。

史书也因此出现了断缺。

当年旧的青矾关已经破碎,这座管控着西北门户的天下第一雄关竟然在建成一年后就被大战摧毁。

而两侧的山脉:一曰断背,二为军都。

两条山脉皆为太行山脉的延申,而随着交汇处的青矾关破碎,两条山脉也收到波及,硬生生被毁去数百丈,脱落的山体也被铁骑踏成粉末。

大战结束后,在这座吞噬了数十万军士的废墟上,东周王朝又建立了一座被认为天下第一坚固的军事城池——石中城,又分别在原本的关外依托汾河建立——石右城,军都山脉隘口建立——石左城。

在三城的后方,原本的关内虎口处又建造了新的青矾关,成为如今的西北门户。

耗时十年的建造,使号称能够保护东周王朝西北边境一千年的三石防线正式构成。

三石防线的建立对人力物力的消耗巨大,本应修养生息的东周王朝如此劳民伤财,使得国境内哀鸿遍野,吃不饱穿不暖的百姓纷纷揭竿而起。

但相比于百姓的造反浪潮,男丁的凋零更是不弱于国战的危机,笼罩着整个王朝。

岌岌可危的东周开启了一场长达十五年的变法,史称天洪变法,其核心内容为:耕者多田,多子多福,民不赋税,官不食禄。

在变法艰难的维持了十五年后执政五十余年的天洪皇帝也迎来了生命的末期。

而此刻的皇族已无男丁可继承皇位,但在天洪皇帝眼中有个比男子更加适合皇位的子嗣。

三公主姬霸天,是曾在战场上活下来的皇族子嗣,其在军中威望不亚于众位已故皇子。

三公主不仅与一些将军关系密切,而且早已招入赘婿完婚,深受天洪帝厚望。

东周皇族若是有男丁存活可能不会选她,可是如今却非她不可,至于那些言之凿凿的文官和众多皇子派、自立派的武将,都随着天洪皇帝的一纸遗诏入墓陪葬。

周历309年,天洪皇帝龙御宾天,谥号天上中土景武功德文皇帝。葬太行龙脉周祖峰,庙号周武宗。

武宗继位初期天下诸国乱战,四海烽烟骤起,八方民不开化。

然得天地气运励精图治二十余年,征战蛮夷,稳固国土,整治吏治,百姓安居乐业。

后天洪三十四年,荒原大淳族入侵中原,一场大战将整个东周王朝拖入灭亡的边缘。

然:天上中土景武功德文皇帝巩固西北,改革变法,休养生息,东周国力日渐高涨。

周历310年,姬霸天正式理政,年号天武。

后在经历了一场由天下第一高手李太白的闯宫后,同年七月又危机爆发,西北在沉默了十余年之后,三石防线迎来第一次窥探。

北面荒原大淳族的金銮大帐在天洪大战之后分崩离析,只剩下了六个实力较强的部落,形成两个名义上的左右二庭帐。

大战对于中原是致命的,对于这些生活在荒原的部落同样是致命的,大战后剩下的六个部落人数不过十万,荒原地产有限,能够存活下来比中原更难,而神奇之处在于这些荒原部落却在飞速的繁殖人口,而东周在三石防线建立之后,休养生息对关外知之甚少。

就在三年前耶律佛一部竖起大旗发起统一战争,很快就以雷霆之势横扫整个荒原,使得左右二庭帐落下图腾,金銮大帐重新成为荒原的中心。

侵略如火,耶律佛的目光再次聚焦在了物产丰富的中原,那三座城池就成为了他必克之地。

三石防线建成后交由公孙烈驻守,公孙家族的赤林军世代驻守西北,功勋卓著。

公孙烈更是刀山火海数十年中冲锋陷阵的老将军,其子嗣多有战死,如今只有一位公子存世,并且仍旧在赤林军中效力。

这位天洪朝的老将军已经年近七十,吃肉不能消化却偏偏爱吃,到了六月后伤寒却夜里坚持同军士一样轮值巡逻,而日日寒腿,腰酸背痛。

可若是说他老了不行了,他就会和人比试,骑马射箭,刀枪棍棒,赤林军中没人能胜过他。

而此刻的石中城上,公孙烈老眼精明看着远处白骨摊上的黑杨树,这些树木虽然不高,但生长速度极快。为了侦察只能月月砍,但依旧挡不住它日日长,即使如此也掩不住苍凉的白骨滩。

每当风起,白骨滩上劈里啪啦,黑杨像鬼在拍手,也像千军万马奔袭而来,来寻找他们的尸骨。

看着林中影影绰绰,荒原探子的窥探越来越频繁,而公孙烈派出去的探子十不存一,他决定趁着未完全入冬入京面圣。

公孙烈从青矾关赶往京城武都,一路上日月星辰,风尘仆仆,没有卸甲就进宫面见圣上,而此刻正值朝会。

公孙烈挺进紫光殿,眼睛直盯着高堂之上,余光扫过整个大殿,他的出现就如同一块路边的粗糙石头被丢进了一堆排列整齐的美玉之中。

“老将公孙烈叩见陛下!”

高堂之上天武皇帝威仪四方,抬手道:“公孙将军快快请起。”

“钟之,拜见公孙将军!”

“永三,拜见公孙将军!”

在武官的行列之中有两位青年向公孙烈单膝下跪。

一人是李景哲,字钟之。名将镇西侯李猛之后,李猛死后其继承爵位,李景哲才华横溢与其父李猛都是十分具有威望的儒将,其镇西军门在大战后伤亡殆尽,后由军士及其后裔重组的五万军士更是东周王朝的精锐之一,但在李猛死后,他虽继承爵位却被下旨留守京中,其镇西军也在李猛死后改名为洪武军。

另一人是陆寻,字永三。与李景哲一样是留守京中的二世爵,其父是镇北侯陆文青。京城之中文韬武略,沙盘之上派兵布阵略逊于李景哲,曾在早年与李景哲在西北军营中有西北双子星之称。镇北军在陆文青死后更名为紫斗军。

二人虽未参与天洪大战却在后来对荒原的追剿中大放异彩。

此次公孙烈从关外进京面圣,天武皇帝姬霸天同时宣召了李景哲和陆寻二人,他们的父亲与公孙烈在天洪朝是出生入死的结义兄弟。

“两位侄儿快快请起!”

李景哲与陆寻起身向后,公孙烈站到了他们的前面,天武皇帝招人为公孙烈赐凳。

自公孙烈入殿后,身上的盔甲兵刃叮叮当当,站在左侧的一批文人沉默中磨着嘴皮,欲要口伐老将,但看到皇帝赐凳他们硬是把话憋了回去。

可有一人例外,时任户部尚书的孙有才。他认为如今天下平定,而西北边境却始终都需要庞大的军饷,他就要借助这次公孙瓒进京的机会弹劾兵部尚书郭恒通,不论西北边境需不需要这么多钱,他敢肯定每天都换轿子小妾的郭恒通绝对贪了!那公孙烈只是个头脑简单的武夫,只要他拿出账本比对,肯定会让郭恒通露出马脚。

“启禀陛下,臣有要是禀奏!”

孙有才还未说话,郭恒通就先行站了出来,说道:“如今东南边境景人时常骚扰,那景王狼子野心世人皆知,臣建议在河池至永昌二郡之间,依托山川天险再立五座戍成!”

“你说什么?”

孙有才闻言跳起来就要敲郭恒通的头颅,那象牙笏板果真就敲到了头上,没有丝毫犹豫。郭恒通顿时头破血流,眼睛直勾勾的看着孙有才。

孙有才道:“你说修,朝廷那还有钱去修?”

百官唏嘘不已,显然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郭恒通噗通一声跪在地上,哭泣道:“陛下,您知道微臣就出自河池郡,景人烧杀掠略,我那八十老母和八房小妾...小儿就被他们残杀,那种痛楚岂是孙大人这种始终富贵的人能够理解的!”

兵部侍郎杨善上前来,替自己的上司擦拭去头上的血迹,声音哽咽道:“郭大人你这是何必!他们这些管钱财的,又怎么会体会我们的苦衷?我们想要的可是边境维稳、国泰民安啊!只叹这些比不过一个钱袋子!“

郭恒通抹去眼泪,神色凌然道:“我流点血算什么,边境的百姓们丢的可是命啊!”

郭恒通狠狠的看来了一眼身后的孙有才,坚定的说道:“恳请陛下为滇南百万百姓修城!若是陛下不同意,就恳请陛下批准微臣的辞呈,微臣一把老骨头也能回到滇南堵景人的刀。”

孙有才看着地上的郭恒通,也扑通跪了下来,大喊道:“陛下,西北边境修筑的三石防线耗资巨大,虽由先帝变法改革国力有所恢复,可江南道数郡暴雨不止,淮陵江改道所需人钱物巨大,如今国库入不敷出甚至少于天洪五十年的国库存银。东南景王虽然狼子野心可尚未具备与我朝征战的资本,周景之盟誓天下皆知,率先撕毁协议的比当时不义之师,天人共讨!请陛下以民生为重,恢复人丁,以社稷为重,重铸大周王朝!”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