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追光32(2 / 2)

村子里一共只有二十多户人家,六十多个人,其中有四十多个都是老人和孩子。

小男孩长大了,变成了村子里唯一的青年,他的身旁多了几个在影片中慢慢出场的少年,其中有一个是小男孩的弟弟。

小男孩变成了青年,那个教授小男孩的“李老师”却也老了,村子里唯一一个老师也再也教不了学生。

他面容消瘦,躺在用石头和木板砌成的床上,告诉几人,想要走出这座世世辈辈压着他们的大山,就要读书,读书是唯一可以改变他们命运的方式。

老师字字泣血,只是用语言来表白可能有点单调,甚至让人觉得尴尬,但在电影里,却让人觉得有种莫名的震撼和悲凉。

已经长成青年的小男孩带着那几个少年,一起翻越了大山,走进了城市。

几人在城市里艰难的生存,几个少年去了学校,穿着对于他们来说“光鲜亮丽”的校服,坐在课堂里听老师听课。

他们对所有的一切都感到陌生,那些大城市里的同学,对于他们并不友好,没有欺凌,但那种肉眼可见的嫌弃和避而远之,却比欺凌更加让人觉得压抑和难受。

老师对于他们也是敬而远之,因为他们是大山里出来的孩子,他们对于老师来说只有责任。

小男孩是他们中唯一的青年,他撑起了作为“哥哥”的一切,白天在工地里打工,晚上为几个“弟弟”做饭洗衣,承担了这个家里所有的开销和家务。

他们挤在一个五十平米的破败小房间里,每天晚上唯一的娱乐是看着天上的乌云和隐隐的明月,相互诉说着自己的梦想,走出大山。

几个少年都很努力,有人天赋很好,但没有资源,在有些课上注定不如那些城市里的孩子。

他们被那些考的不如他们的同学嫉妒,被那些仅仅高了他们一些的同学诽谤诋毁,没有人肯帮助他们,包括老师,老师对于他们只是尽了学校赋予的责任。

时间终于来到了高考,对于有的人来说高考只是人生的一段风景,但对于有的人来说,高考就是他们的全部。

几个少年拼尽了一切,却只有其中两个少年考进了本科,另外几个少年或多或少,都被拒绝在了本科线之外。

正当赵听以为这就是结局的时候,感觉结局虽然不太圆满,但终归是不错的,毕竟全部上了本科也不太现实……影片却突然镜头一转。

那两个考进了本科的少年,拿着录取通知书飞奔着跑向那个给了他们一切的“哥哥”,但小男孩已经躺在了床上,像是大山里的李老师一样,脸色蜡黄,生命无多。

在几个少年的慌乱大喊中,小男孩眼睛里最后的画面,定格在了那无边无际的大山和大山里的那个小山村。

这时影片的视角又拉回到了那个小山村里,没考进本科的几个少年又回到了山里,教育着新生的孩童,像是之前的李老师一样。

李老师已经逝去,唯一留下的痕迹只是村前的一个黄色土堆,像是一开头小男孩手里握着的那个窝窝头一样。

如同一场轮回。

电影还很贴心的,在最后也交代了一下那个小男孩姐姐的结局,姐姐知道小男孩死在了城市里后,也一病不起,最后看着小男孩唯一一张照片笑着逝去。

赵听看着缓缓落下的银幕,脸色僵硬,不是,这电影有病吧??!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