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密室36(1 / 2)

胡濙见太子已然是下定了决心,便也不好再说些什么,俯身一拜便退到一旁。

“启禀太子殿下,《寰宇通志》一书已经编成。”

户部尚书陈循奏道。

《寰宇通志》………

朱见济似是想到了什么。

永乐十六年﹐夏原吉等受命纂修《天下郡县志》,但该书未能编成,景泰帝为继承此业,命陈循,高谷,王文等总裁修编,该书修成後﹐适夺门之变事发,未能颁行。

天顺二年,明英宗朱祁镇为不使景泰帝有修志之美誉,以它“繁简失宜﹐去取未当”为词,命李贤,彭时等重编《大明一统志》,以传后世。《一统志》颁行后,《寰宇通志》即遭毁版﹐流传甚少。

可以说,朱祁镇这么做绝对是有私欲在作祟,但是《寰宇通志》的确也有一些不合理的地方。

所载政区有所疏漏。历代总志多列户口之数,而该书详列科甲,不列户口,也是欠缺之处。

朱见济点点头,随后开口道。

“孤不久前特意翻阅一番,发现《寰宇通志》一书编修甚好,精简易懂。”

“但尚有一些不足之处。”

“此书不列户口,数据不详。”

“孤打算增补户口详情,以备后世所闻。”

吏部尚书王直出列附议。

“殿下既有此心,亦是天下幸事。”

他心里打的算盘砰砰作响,编撰官书可名流后世,也算伟事一桩,先前编修《寰宇通志》他没能成为主修官,但若是能主持此次补修,也算是能留名于后世。

他曾在翰林院待了二十多年,考察古事,草拟诏书,编写纂集,记载注录,还负责参与编撰《明宣宗实录》,可以说他是最合适的人选。

可太子接下来的话让他傻眼了。

“孤命彭时为总裁官,商辂为副。”

说完,不顾王直的诧异,开口道。

“孤记得篆修官有两个人,叫金绅和吕原。”

王直心态已崩,但还得应着。

“是…………”

“那便让金绅和吕原一同参与修编,其他的人由彭时和商辂商议决定。”

“臣等领命。”

太常寺卿彭时,商辂俯身一拜。

见王直杵在那里十分的尴尬,朱见济适时的开口。

“补修一事太过劳神费力,你年纪大了,还是要以安身为重。”

“是。”

王直现在也只能顺着台阶往下走。

文华殿,金绅和吕原接了太子的谕旨,早早便在殿内候着。

“臣金绅,拜见太子殿下。”

“臣吕原,拜见太子殿下。”

“不必多礼。”朱见济挥挥手。

看着面前正值青壮年的二人,朱见济心中颇为满意。

朝中的那些大臣,年龄都不小了,说不好听点,恐怕过不了多久就是一堆白骨。

现在必须要培养一些好苗子。

一旦补修成功,所有参与补修的人都会有一个升官的机会,同样,对朱见济来说,也是一个培养自己势力的机会,虽说皇帝一直都是孤家寡人,万事都要讲究制衡,但自己一手提拔的总比那些曾经效忠朱祁镇多年的官员好些。

“知道孤为什么在众人之中,选择让你们二人参与新书的修编吗?”

“臣愚昧,惶恐不知。”

金绅俯身说着。

一群人精,怎么可能不知?

朱见济面色不变的开口。

“你们都曾参与过《寰宇通志》的修编,有些经验。”

“而且,孤认为你们心怀大志,身有才华,品行端正,为人谦和。”

“正是参与补修的好人选。”

金绅,吕原听了赶忙俯身道。

“臣等不才,承蒙殿下器重,定会尽心竭力,死而后已。”

“就是补修官书而已。”朱见济笑着挥挥手。

“没必要说的那么重。”

“你们尽心即可。”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