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徐有贞(1 / 2)

阳谷县。

“大人,大人不好了!”县吏急急走入,面上都是惊慌之意。

“何事如此惊慌?”阳谷县主薄沈贡放下手中的毛笔,问道。

县吏顾不得多喘几口气,忙开口说:“黄河又………又进犯了!”

“什么!”

沈贡一惊,来不及多想,拿起案上的官帽就准备动身,县吏赶忙拦着。

“大人,您……您这是要去哪儿?”

被拦着的沈贡有些生气,带着些斥责道。

“还能去哪儿!自然是赶去组织百姓撤退!”

说罢就又要往外走,县吏再一次紧紧拦着。

“大人,这太不公平了,张秋镇又不只有我们阳谷县在管,为何出了事都是我们要跑在前面,而其他县坐收渔翁之利?”

“我们之前已经收拾了那么多烂摊子了,这次也改让他们管管了。”

明景泰年间,寿张、东阿、阳谷三县主薄分署张秋。

“我们不管,总会有人管的。”

“胡闹!”沈贡发怒。

“黄河决口,此事兹事体大,事关百姓安危,我身为阳谷主薄,岂能弃张秋百姓于不顾。”

“若是官员都自私牟利,那百姓恐怕无一日安宁!”

“大人……”县吏还想再说些什么,但却被直直打断。

“天子食不知味,百姓流离失所,尔等竟还于此计较得失!”

“让开!”

沈贡急急走出。

黄河决口问题迟迟未曾解决,景泰帝召集群臣朝议,商议治水人选。

“黄河沙湾河段决口已有七年,淹毙人畜,淹没农田,我朝先后派遣多位官员前去治理,但始终不得要领。”

“决口问题一日不解决,朕一日难安。”景泰帝开口道。

“陛下,臣举荐右谕德徐有贞前去治水,定会圆满完成治河工程。”吏部尚书王直奏道。

朝廷因为王直年老,命何文渊任吏部尚书辅佐他,吏部于是有两个尚书。

礼部尚书胡濙也出列附议。

“右谕德徐有贞有治水之才,可担此大任。”

“臣附议。”

…………

见一众官员都举荐这个叫徐有贞的人,景泰帝颇为好奇。

“徐有贞何在?”

话音刚落,左侧急急转出一人。

“臣在。”

景泰帝仔细瞧了瞧,四十多岁的年纪,相貌倒是端正,说不上来哪儿有些熟悉,总感觉是见过他。

奇怪了………

“万岁爷……”

身旁的内官监太监成敬见景泰帝不知在想什么,迟迟没有发话,赶紧小声提醒。

朱祁钰回过神来,压下心中的疑惑,开口问道。

“先前可有治水经验?”

徐有贞一顿,而后答着。

“回陛下,臣并无治水经验。”

闻言景泰帝眉头一皱,没有治水经验怎么敢……

“但家父曾为水工,故而臣自幼熟知治水原理,早在初次决口时便在想应对之策。”

“臣恳请陛下给臣一个机会,臣定不会让陛下失望。”

徐有贞一字一句的说着。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