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东宫宫庄(1 / 2)

休息的两个月很快就过去了,朱见济还是逃脱不了读书的命运,早在不久前景泰帝就为儿子准备了堪称史上最豪华版的东宫班底。

太子太师:宁阳侯陈懋(唯一仍然在世的靖难功臣)、武清侯石亨、礼部尚书胡濙和吏部尚书王直。

太子太傅:安远侯柳溥、户部尚书陈循、工部尚书高榖、兵部尚书于谦。

太子太保:都督佥事张輗(英国公张辅之弟)、吏部尚书何文渊、户部尚书金濂、南京礼部尚书仪铭、刑部尚书俞士悦、大理寺卿石璞、都察院左都御史陈镒、王翔。

太子少师:吏部左侍郎江渊、礼部左侍郎王一宁、户部右侍郎萧镃。

太子少傅:吏部左侍郎俞山。

太子少保:兵部左侍郎俞纲。

可以说,景泰帝是几乎把所有的朝中重臣都归到太子名下,把所有人的利益都同东宫绑在一起,为了让朝臣支持自己的儿子,朱祁钰可以说是想尽了办法。

结束了一天的学习,朱见济只感觉头疼欲裂,真没想到,在古代读书比在现代高考还要难受百倍,主要是这古代的书都是文言文,读起来是真的费劲。

“太子爷,这天也凉了,殿内是真不能再放碎冰了。”郑平再一次劝说。

先前按规矩就不该再在殿内放置碎冰,可太子却执意不肯撤走,弄的整个东宫的人天天都提心吊胆,生怕太子爷又生了什么病,万岁又怪罪下来,受罚的还是他们。

“行了,孤准了,撤走吧。”朱见济摆摆手。

郑平听了心中一喜,忙指挥着其他太监撤走碎冰,生怕太子爷又临时反悔。

朱见济躺在玉床上,静静的思考着近几天发生的事,景泰帝将曹吉祥等罪人的土地没收,将其设为了东宫宫庄。

明朝建立后,设立了专门给皇帝管钱的机构,就是内库,也叫内帑。

内帑的收入来源有很多,但最重要的就是皇庄收入。皇庄起源于永乐年间,亦叫“宫庄”,宣德时,又陆续建立清宁、未央宫庄,后来成化帝朱见深登基后皇庄之名才由此始。

历史上皇庄是由皇帝直接对农民进行剥削和压迫,使土地高度集中,大土地所有制逐步强化,土地兼并达到高潮,从而阻碍了明朝生产力的发展,为明朝灭亡埋下了祸根。

但景泰帝较为节俭,不喜穷奢极欲,每年计划供给宫中的钱财尚够开支,因此尚未建设宫庄,而此次却破例将新没收的土地设为了东宫宫庄,并准许日后的收入由皇太子自由支配,其余人不得干涉。

其实明朝初期宫庄规模并不是太大,对百姓造成的影响很小,皇庄是在明宪宗朱见深之后开始急速发展,变本加厉的剥削百姓,只要控制住现在的宫庄不再急速膨胀,并加以利用,皇庄危害大明的局面应该不会出现。

朱见济还是觉得去见见自己的父皇,了解了解景泰帝对于东宫宫庄的看法。

乾清宫内,朱祁钰正批阅奏本,可没看一会儿便皱起眉头,显然是有不顺心的政事。

黄河沙湾河段决口已有七年。朝廷先后派多位官员治理,但却始终未能平息河患,而这河患一日不除,百姓就一日不得安宁。

就在景泰帝为之发愁时,内官监太监成敬俯身走入。

“万岁爷,太子殿下求见。”

济儿?朱祁钰回过神来,点头道:“让他进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