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此人当为千古忠臣(2 / 2)

王守心出来打圆场。

“光弼啊,身在内阁,弹劾总是少不了的。这些年弹劾老夫的奏章,没有千篇也有八百了,你不用太在意。”

李光弼心中欲哭无泪,你那个能和我比吗?

我这一句话,世世代代不知道有多少读书人会传阅下去。

李光弼从来没有觉得遗臭万年离自己这么近过。

“阁老说得是。”李光弼低头认错,然后对张周正说。

“我是张克杰的老师和未来岳父,我最了解他。这孩子天性耿直,心怀社稷,这个批语还是我来写吧。”

张周正直接吐了。

“李光弼,你能要点脸吗?刚刚你还说你和张克杰一点关系都没有,他垂涎你女儿的美色,被你严词拒绝,在外面造谣生事。”

“有吗?可能是你听错了吧。我的女儿和张克杰两情相悦又有婚约,我都准备让他们择日完婚了。”

李光弼这个时候打死也不可能承认了。

一时丢脸,也总比以后世世代代都丢脸的好。

“还是老夫来吧。”

看两人争吵不下,王守心见缝插针,把奏疏拿了过去。

已经六十二岁,权力和财富都不被他看重了。

他想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身后名。

他原以为自己这辈子兢兢业业,侍奉了三位君王,死后能有个谥号文忠,这辈子也就到头了。

这些年女帝不上朝,他做一个大周糊裱匠里外不是人,更加害怕自己晚节不保,所以多次想退,但是张克杰这篇文章让他看到了希望。

只要多在首辅的位置上干几年,顺着张克杰这阵东风,临死前把女帝还朝这件事给完成了。

无论是史书的评价还是谥号,都得往前提一提。

文人死当谥文正。

想到这里,六十二岁的王守心热血沸腾,觉得自己又可以了。

张克杰这篇文章是要流传千古的,写在上面的批语,等同写在了史书上。

而且这种文章以后是要一代代传下去的,无论王朝怎么更迭,只要文字还在,就永远不会灭绝。

真真正正的传唱千年,万年。

到手的青史留名丢了,张周正感觉自己的内心在滴血,越发的讨厌起李光弼。

李光弼打压张克杰无望,急忙抽出纸笔,“张克杰这种忠臣良才,决不能被埋没,臣也写一封奏疏,替他求情。”

次辅张周正暗骂一声无耻老贼,也拿出了纸笔。

“臣也要替张克杰伸冤,朝野决不能失去这样的人才。”

张克杰这篇奏疏注定是要写进青史的,这种大事件肯定要跟着蹭热度,将来好在史书上记下一笔。

很快三位内阁大臣都完成了自己的奏章。

首辅王守心却拿出了新的奏本,将张克杰文章和自己批语抄录了一遍。

两位次辅不解看着他,“阁老,你这是?”

首辅王守心笑呵呵道:“这篇文章至刚至强,直言天下第一事,我怕陛下一时冲动,失手毁了它。”

首辅说着,就把那份张克杰的奏疏原件,揣进自己的兜里,只留下抄录件上呈女帝。

李光弼和张周正两人看的眼睛发红,这种承载了历史大事的原件。

可是比什么书画都名贵,简直可以当传家宝,用来和外人炫耀个几百年。

“还是首辅设想的周到。”

两人对视一眼,也拿出奏本将张克杰的文章抄了下来,虽然比不上原件,但也算第一手珍贵材料。

内阁三位首辅同时上疏,压力来到了女帝这边。

而此时的女帝。

正在镇抚司天牢。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