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我的前世是漕卒(1 / 2)

长安城北,渭河岸边。

“王狄,快出来,傅璋大人来了!”

岸上一个船夫打扮的中年男子,朝着木船方向喊道。

“王狄?”

难道我的前世主人也叫王狄?这特么的也太巧了。

好吧,从现在起,我不是现代世界里的王狄,而是生活在两千多年前大汉朝的王狄。

王狄不敢拖延,悄声嘱咐几句,便朝岸上走去。

只见岸上一众百姓、漕卒围作一团,个个面面相觑,窃窃私语,地上横躺着一具衣衫褛烂面目全非的男尸,尸身中箭,嘴唇青淤,皮肤泛白,惨状十分恐怖。

“傅大人,此人不是我漕门之人,我漕门虽说是江湖门派,但从未干过杀人越货谋财害命的勾当,望大人明鉴!”船夫模样打扮的男子指着地上的尸体,掷地有声地说道。

那船夫看上去五十多岁的样子,一头乱发,一身简装,脸上虽然刻满岁月的皱纹,但神情却显得镇定自若,话语间带着强大的气场,无不透着老练和沉稳。

“解掌门,我可没说此人是漕门之人,而是,此人是不是漕门所害?”

说话之人是司隶府都尉傅璋。

只见傅璋一袭藏青色官服,约摸三十岁左右年纪,身形高大挺拔,面庞冷峻严肃,说话温温火火不紧不慢,但又极具震慑力。

“傅大人言重了,漕门的弟兄们都是一群从北境退下来的士兵,他们绝对不会犯事,不过,如果有人故意惹事,他们也绝对不会怕事!”

“真的如此便好,可是,人死在你漕门地盘,又作何解释?”

“人死在漕门地盘不假,但是,杀人凶手呢,捉贼捉脏,司隶府办案讲的是证据吧?”

“证据?司隶府办案,什么时候要过证据!”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漕门也是在为朝廷办事,傅大人可要掂量清楚了!”

“司隶府办案从来不掂量,解掌门,得罪了,带走!”

司隶府设立于汉武帝征和四年,是皇帝为了监督百官纠察奸滑而单独设立的特权监察机构,其权力在廷尉府之上,它只对皇帝负责,不经司法机关批准,可以任意监督缉拿臣民,这相当于明代的东厂和西厂,专门为皇帝收集大臣朝堂之下的言论和信息,甚至担任着皇帝私人打手的职责。

在西汉,皇帝视其为耳目,而臣民却视其为虎狼。

“且慢!”

人群中突然传出一声充满清脆的声音,众人纷纷后退,中间让出一条三尺宽的步道。

原来是少主王狄,众人把目光投到了王狄身上,只见王狄一袭紧身黑衣,面色晦暗,目光无神,像是大病初愈的模样。

“少主!”

几乎所有的人都把目光聚焦在了王狄的身上。

“凭什么抓我师父?”王狄歪歪斜斜走到傅璋面前,不紧不慢地问道,原先呆泄无神的目光,此刻已变得十分凌厉。

“凭什么?哈哈哈!”

傅璋斜视了一眼王狄,双手紧握剑柄,突然冷泄地笑道:“就凭我手中的这把剑!”

“是吗?你的那把破剑对付几个小毛孩尚可,拿来对付漕门,妄想!”王狄目光坚毅,嗤笑道。

“你一个小白脸……岂敢阻拦司隶府办案,小心要了你的命!”

傅璋怒目相对,紧握剑柄的右手在发力,随时都有可能抽剑出鞘。

“司隶府?不就是皇上暗养的几条狗嘛!”

王狄故若惊恐却又嗤之以鼻道:“我管你是什么司隶府,还是锦衣卫,或者是东厂西厂,小爷我全都不惧!”

在现实世界里,王狄平时爱看武侠剧历史剧,对汉朝的司隶府甚是熟悉,它的职能与后世明朝设置的锦衣卫东厂西厂一样,是最糟人痛恨的特务机关。

“放肆!竟敢辱骂傅大人,小心要了你的狗命!”傅璋手下的随从有人跳出来骂道。

王狄身后的一众漕门兄弟不甘示弱,也齐整地亮出了兵器,双方剑拔弩张,激战随时爆发。

“狄儿,休得无礼,傅大人奉朝廷之命办差,你等暂且退下,我随他们去便是!”

解隐对着王狄及众人大声喝道,随后,举着双手走到傅璋身前,“傅大人,来吧!”

傅璋蹙眉暗示身边的随从将解隐的双手上了锁具,然后不屑一顾地蔑视了王狄一眼,蹬了蹬脚,趾高气昂地走人。

不过,傅璋心里十分清楚,解隐是当朝顾命大臣大司农桑弘羊的同乡,漕门在长安乃至整个西汉的势力不容小觑。

“都散了吧,散了吧!”

漕门左堂堂主司徒婴在遣散众人离开,但同时也发现了王狄的状态有点不对劲。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