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帝王泣(1 / 2)

随着王啸和熊飞白入京的,还有张元平的乞休书。

熹宗收到乞休书,平静地让锦衣卫来问话,一旁的叶进卿垂眸不语,魏贤则是笑眯眯的,好似这些忧心的国事都与他无关。

“张元平到了榆关,都做了哪些事情?”

锦衣卫掏出一本册子:“回陛下,张大人路上耽搁了一些时日,到了榆关以后,张大人先是骂了一顿蒙古诸部,又骂了王啸和熊飞白二人,最后下令逮捕间谍,在军事部署上没有动静。”

“听听!听听!”

熹宗恼怒不已:“兵部尚书!不懂兵法?不懂军政?他是如何成为六部大员的?”

“现在居然还有脸来托病请休!”熹宗压了压怒气,看向叶进卿:“朕是不是还要为了表现自己的大度,给他一个体面离开的机会?”

叶进卿抬起头来,看了一眼恼怒的天子,回答道:“陛下,当务之急是要推选出新的将帅,方能解决榆关的防御问题。”

一旁的魏贤阴阳怪气地补刀:“王啸是叶首辅的门生,那张大人又是叶首辅的拥趸,叶大人当然要为这两人开脱了。”

“魏公公,国事如何,岂轮得到内侍置喙?”

“你......”魏贤气急,按照品阶,魏贤虽然是秉笔太监,却对政务一窍不通,只是挂名好揽财而已。

熹宗抬手示意魏贤别再发言,转而虚心问起叶进卿建议来。

“关于将帅人选,首辅有何合适的人选?”

合适的人选......

叶进卿自己对军事也不甚擅长,让他推荐也没有人可以推,那就不如这样办好了。

“陛下,兹事体大,不若廷推。”

所谓廷推,便是由在朝大臣推荐,主要由九卿(六部尚书、都御史、通政使、大理卿)、六科给事中、掌道御史推荐,这些人在朝中公推二至三人,最终由帝王定夺任用。

“那便廷推。”熹宗沉吟一会说道:“京察的事情安排得如何了?”

“已经在进行了,现在各地正在递交过往的考表......”

“此番边事,不只要京官,只要有志者,皆可推荐。朕要的是有用之人,非合规之人。”

熹宗的想法是好的,只是往年的京察都被政党用以攻讦他人,成为争权夺利的工具,现在说要推荐可用之才,恐怕是要在党派外物色人选了。

廷推的日子定在了二月二十五,这一日的朝堂上尤其热闹。

“能够稳住前线的能人,自然各地方的巡抚为佳,最好是有过带兵经验的,熟悉军政事务运作的。”

“这样的人,要么在九边戍边,要么在各重镇任要职,轻易动不得......”

“还有,榆关的安危尤为重要,过往带兵经验尤为重要。”

“按照这样说,倒是没有几个符合这个要求了。”

“本就如此,你楚党没有,不代表其他没有!”

叶进卿看着底下的人开始吵嚷,这样下去,何时才能推选出能用之人。

“诸位听某一言,不若请各位写下两个人选,不记名推选。”

这倒是好法子,熹宗点头答应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