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老兵的遭遇26(1 / 2)

姜诚沽见状也连忙转移了话题。

“敢问老先生,今天这顿酒喝得可尽兴呀?”

“好酒好菜,老朽好久没喝这么尽兴了,感谢诸位了!诸位的心思老朽明白了!”

“好酒好菜还缺一首好诗,老先生,我再作一首!”

“柔若无骨人亢奋,琼浆玉液似火焚。绵绵劲道滋味美,欲罢今生已不能。”

“好酒好菜好诗,诸位下次再会!”卫风羽呵呵一笑,随手从桌上顺走了姜诚沽带来的两壶酒。

“董事长,见谅,卫老先生嗜酒成性,这并不奇怪。”陈启指了指桌上已经消失的酒。

姜诚沽笑道,“无碍无碍,老先生这是性情中人呀,而且还是咱们的老将,可不能亏待了老人家啊!”

陈启看到姜诚沽说得如此动容,也是赶忙加柴添火道。

“董事长可是有所不知呀,咱们清水县可是有不少我们以前镇守边疆留下来的老兵呀。但是...”

陈启叹了一口气,抹了一下眼泪,“他们可都是可怜人呀,大多数都是孤家寡人留在清水县,无人照顾呀!”

“这些年都是靠我们县衙接济,而如今连年旱灾,县里收成又不好,我们县衙也没有多余的,所以现如今他们都是饥一顿饱一顿的,大部分都靠行乞为生啊!”

说到动容之处,陈启更是以泪洗面。陈启所说更是闻者伤心,听者流泪呀,足足吐了大半个时辰的口水。

姜诚沽在这半个时辰中想开口说话都做不到,更想转身离开也被陈启死死的拖住,也只能无奈的听陈启在吐苦水。一开始听得还比较动容,后面就是完全免疫了。

虽然姜诚沽不知道大概这些老兵的抚恤金、退役金等有多少,但肯定能足够这些老兵安稳的度过余生。

一个国家的强大与否,其中最根本的就是对待兵卒等的态度,因为兵卒就是国家强大的体现,而在历史上每当社会出现剧烈变动时,军人的社会地位、薪饷福利、家庭优待等问题,就会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军人的优抚与保障政策,是军队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对提高军队的战斗力、稳定军心、凝聚军力发挥着重要作用。

如果一个国家连伤残老兵的后半生都无法保证,那以后谁还会愿意为这个国家拼命呢?

姜诚沽也是熟悉历史的,在宋朝当兵,军人作战负伤,军官临时根据情况议恤,士兵头等伤恤银30两,二等伤25两,三等伤20两。随军出征的子弟,跟役,奴仆,因战受伤的,也按伤残等级给予一定抚恤。作战负伤三处以上的官员和受伤致残的士兵,不论服役长短,退休后可领取在职俸饷的一半。而且士兵退役会保留军籍,还会发给退役士兵钱、粮地,永远都不用交税。尤其伤残军人,还由国家负责养老,在宋朝当兵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

在这天下战乱纷飞的时代,士兵的后半生肯定是要保证好的。

想到这儿,姜诚沽不禁有些胆寒,自己的那个皇兄绝对不敢在这方面克扣士兵的粮饷,要么是京城户部出了大问题,要么就是地方知府出了问题,凭借陈启这个怂样可没有这个胆子。

而且也肯定没有靠山,就凭他在这个破地方熬了这么多年,连年旱灾都无法问津的地步,也做不了什么手脚。当初调查陈启时,清水县的百姓也是一片的好评。

“陈启,去,把刚才那个老先生追回来。”姜诚沽满脸急迫道。

“不...不不,请他到县衙等我!”

陈启看着姜诚沽阴晴不定的脸,已经被吓得脸上煞白了,

“王爷...董事长,怎么了...一点酒...不至于吧?”

姜诚沽不禁好气道,“快去呀,不是酒的问题!”

陈启闻言,也不敢多加耽误。

殊不知卫风羽从酒楼喝完这顿酒已经有点昏昏入睡了,而此时已经回到破烂不堪的草屋呼呼大睡起来了。

陈启则是在老巷子里左右横穿,不出片刻就已经来到了卫风羽的住处,看他这么熟练的脚步,也是能肯定陈启经常来这片地方。

“卫老,醒一醒!”

陈启喊了一会,没见人回应,更是上手拍了几下,卫风羽才慢慢惺惺的睁开了双眼。

卫风羽见到陈启的一瞬间就愣住了,咋回事呀,刚才不是还在喝酒吗?这会过来?对,酒。

卫风羽瞬间清醒了过来,伸手在茅草下面摸了摸,摸到了东西,悬着的心才慢慢放下来,笑眯眯的看着陈启。

“陈县令呀,你这来不会因为这点酒吧?”

陈启瞬间亚麻呆住了,不禁摸了下鼻子,刚才他也是这样想姜诚沽的。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