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保护费(1 / 2)

“唉,听说了么?安平王被发配边疆了!”

“发配边疆?发配到哪里啊?南疆还是西地呀?”

“听说是南疆!”

“南疆是什么地方?穷乡僻壤,天灾连年,流民四起!”

“不应该啊,听说安平王是当今陛下唯一在世的亲人了,怎么可能发配到南疆去了?”

“我听说前些日子安平王殴打秦国使臣,还顶撞陛下!”

“殴打秦国使者?王爷不会这么不识大体吧?”

“谁知道啊!”

“可惜了,这么有勇气的王爷,就这么被发配了!”

“我还听说王爷前往边疆的时候还做了一首诗!”

“什么诗?”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嘶~”

“好诗啊!可惜了,王爷,不仅心系黎民百姓,还有勇气反抗,这才是我大唐王朝需要的圣君啊!”

“慎言啊!”

京城上下全都在议论安平王姜诚沽被发配边疆的事。

而莫名其妙就收获无数文人学子、和边疆守军的小迷弟的姜诚,已经离开京城半月有余,即将抵达南疆。

虽然被发配边疆,也如偿所愿的姜诚沽,脸上并没有神采奕奕的神情,相反的他低着头,露出了郁郁寡欢不得志的表情,心情全都写在了脸上。

自从父皇走了之后,京城中暗流涌动,全都在盯着京城的动作。

而深受当地陛下器重的姜诚沽自然更是站在风口浪尖上,更不要说姜诚沽还是姜赋之子,当年恨姜赋的不比前唐皇少了。

姜诚沽是一个穿越过来的文化人,他并不觉得自己玩心机诡计玩得过其他人,更不要说能安排在京城的探子,更是万里挑一的。

“顾垵,你说清水县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地方啊?”姜诚沽拉开车帘,愁眉苦脸的对顾垵问道。

顾垵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冷淡的说道,“王爷,南疆战乱四起,天灾连年,估计不好过!”

顾垵本来呆在王府好好的,以为王爷被发配边疆,最多少了一份安心的工作,但没想到王爷还特意嘱咐带上了,现在正在满心暗骂王爷呢。

“这样啊,算了,我们这一行人两眼一抹黑!到了清水县之后,你给我找个漂亮的女秘书。”

“王爷,什么是女秘书?”顾垵不解的看着姜诚沽。

“就是贴身丫鬟,平时里帮我安排行程,处理些杂物。”

“还有,以后不要叫我王爷,叫我董事长!”

“为啥要找贴身丫鬟呀,不是有符姑娘和小桃姐姐吗?董事长又是啥?”

“别问,懒得跟你解释!”

.......

清水县城外。

县令陈启已经带着一众百姓,早早的跪在了城门空迎接。

烈日炙烤,烤得人头昏眼花。

而眼前的这些人无一例外,全都是衣衫褴褛,蓬头垢面,面黄肌瘦,双目无神。

看着就不像是平头百姓,更像是沿街的乞丐。

叶奉先的护卫队刚一靠近,陈启的声音就传来:“下官陈启,带着清水县的百姓,前来迎接王爷!”

姜诚沽掀开了车帘扫了一眼,眼神复杂,“都起来吧!”

“谢王爷!”

陈启带着县衙府兵护送姜诚沽入城,而百姓们则是佝偻着身躯,有气无力宛若行尸走肉一般缓缓移动。

姜诚沽掀开车帘,侧目窥视。

清水县县衙正门。

说是县衙,在姜诚沽看来,就是一个破败的大别院。

建筑东倒西歪,修修补补,风一刮牌匾发出吱吱呀呀的声音,仿佛随时会砸下来一般。

姜诚沽回头看了眼陈启:“咱清水县这么穷的?”

县衙都这样了,黎民百姓家就更不用说了。

闻言,陈启满脸的羞愧,“禀王爷,近年来天灾不断,百姓们颗粒无收,实在是交不起赋税。”

百姓交不起赋税,官府也就没钱。

姜诚沽点了点头表示知晓,随口问了一句:“我住哪?”

“禀王爷,县衙府库实在是拿不出银两为王爷修建府邸行宫,还请王爷先屈居于县衙之中。”

“也行。”姜诚沽没有为难陈启。

县令陈启身上的官服都老旧败色、满是补丁,说明他是个清廉的好官,没有鱼肉百姓。

不然蚊子再小也是肉,只要肯挤,总能榨出些油水。

陈启将姜诚沽带至公堂,旋即抱了一大堆卷宗上来。

卷宗记录的都是清水县境内各村镇人口、田地、税收等等的记录。

姜诚沽查阅完卷宗,脑海里对清水县的版图有了个大概的理解。

姜诚沽得出一个总结,清水县很穷,穷得抠脚。

卷宗里,关于关税的记录引起了姜诚沽的注意。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