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0章 一厂两制(2 / 2)

姜辰摇摇头:“当然不会,这种模式依然是八级工人制,只是将工人评级的标准,改用更加科学的生产率来进行统一的判定,以数据说话。”

八级工人制,是现在的基础,不可动摇。

要是这个模式要改变这个制度,可能在这里就要被毙了,根本没有落地的机会。

陶源思索片刻:“如果这么说的话,在不动摇这一基本制度的前提下,稍加变通倒也不是不行。”

杨为民问道:“你这个模式一旦实行,工人按照新的标准来进行评级,那么现有的工人恐怕难以接受吧,你准备怎么安排他们?”

他早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自然也想好了解决方案:

“其实,也很简单,一厂两制。在新模式铺开的初期,现有高级工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继续现有旧模式下进行生产,还是加入新模式。”

“他们选择继续旧模式这种情况就暂且不说了,如果他们选择介入新模式,那么级别按照现在级别平移,从事工序当中技术含量较高的重要工作。”

“部分技术全面学习能力强的工人,则加入机动组,他们是唯一可以不接受考核的小组。”

“大家都是人,谁都有有事的时候,生病的时候。但新模式下,其中任何一个岗位人员缺失,都会影响后续生产。”

“所以,新模式下当有人因为个人原因不能到岗的时候,就需要机动组的人员顶上。老工人熟悉所有的操作流程,能胜任任何一个岗位,称为机动组成员再合适不过。”

“当然,少量几个有能力有技术,同时管理水平高的高级工人,可以竞聘车间主任,他们最主要的工作,往管理方向发展。”

“就是第一时间发现生产过程中某个环节出现的问题,以免该环节的问题,影响到后续整个车间的生产。”

“至于执着于旧模式的老工人,根据新模式的运行情况,后面慢慢的处理就行,十年八年都行,慢慢来。”

杨为民沉思良久:“一厂两制,我觉得前期应该没有问题。”

“若是新模式大获成功,那就由不得他们了。”

新模式大获成功的话,厂子根本不缺熟练工,他有底气直接处理一些不配合的工人。

陶源道:“那么小姜,关于这个新模式的时间节点,你是怎么规划的?”

姜辰早有计划:“准备时间,不超过一周,主要是人员、试点车间和生产工艺设定。”

“人员我想选择那些完全没有学习过生产工艺的纯新人,他们比较好管理,也能更好的检验这套模式的可行性。”

“试点车间,要按照新模式试点的需求来布置。至于生产工序的设定,我需要七八个靠得住的高级工人。”

“他们除了和我一起对生产工序的分段之外,也负责配合我对新员工进行培训,以及在试点期间对新员工操作进行指导和监督。”

“这一批高级工人,最重要的条件,就是要两位领导信得过的,嘴严的。满足这两条的情况下,再考虑学习能力和教导能力。”

实际上,这一批人也极有可能是第一批新模式的车间主任,基层管理。

不过这一点姜辰没有说,因为人事方面的事情,他不能插手。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