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前秦的电锯惊魂:氐族符生11(1 / 2)

前秦的电锯惊魂:氐族符生

中原地区的周围自古盘踞着四方神兽:东夷;西戎;南蛮;北狄。五胡乱华正是中原地区的“四方来财”,只不过不是财富的“财”,而是豺狼的“豺”。他们像一剂强心针,给汉民族写进一段野蛮凶狠的基因。从长远来说,这是一件好事,正因为这一支强悍性格的加入,才让四大文明古国至今只有中国屹立不倒,永远打不垮,灭不掉。但是从当时的霍乱程度看,确实是江山社稷黎民百姓的至暗时刻。十室九空,易子相食,枕尸千里,惨不忍睹。

其中西戎的氐羌族,大约在秦汉之际裂变成两个民族,氐族和羌族。具体怎么裂变的有什么差异,他们自己也说不清,史书也说不清,可能别人都是民族融合,他们是民族分裂吧。

氐族的大佬,叫符洪。他生于公元285年,正是司马炎在位时期。符洪长大后率领自己的民族先后依附西晋,前赵刘曜,后赵石虎,东晋。他其实只是一方“诸侯”,谁能保住他的荣华富贵和身家性命他就跟谁。即便在五胡乱华的最混乱的时候,其他族的首领都开始登基称帝了,他仍旧是以“投靠”为生,很显然,他自知没有逐鹿中原的能力也不想操那个心。

符洪有很多儿子,其中有两个最顶尖的人才,一个是三子苻健,一个是幼子苻雄。这两个儿子分别给符洪生出两个极与极的孙子:苻健生子符生,苻雄生子苻坚。

据《晋书》说,符洪最喜欢的孙子是苻坚。他本姓蒲,因苻坚生来身上有“草付”纹身才改姓“符”。而他最不喜欢的孙子,就是符生。符生身有残疾,瞎一只眼睛。符洪跟他开玩笑说:“爷爷听说独眼龙流眼泪都是一行一行的,你哭一个我看看!”符生用刀给自己刺出血流下来,气呼呼的回敬爷爷说:这不就是两行泪了吗?

符洪感觉这个孙子自尊心太强,怕他将来到社会上遭到毒打,所以自己先下手为强,要鞭打符生。可是整个过程中符生不仅完全不服,还发出杠铃笑声:“有本事你就打死我!刀枪棍棒我都不怕,一个小小的鞭打,一只眼我都瞧不上。”总之粉身碎骨皆不怕,要留自尊心在人间。

符洪颤抖了!他觉得这个符生长大了,就是哪吒,申公豹,通天教主……祸国殃民累及家人!于是他赶紧让儿子苻健回家给他这个逆子杀了。这时符生的叔叔苻雄出来求情:“他还是个孩子啊!你不知道给自己亲生的娃推下楼是要判死刑的吗!我们氐族对于杀人可是零容忍的!”最终苻健还是没能狠心手刃亲子。可见一个杀人如麻的胡人,都比重庆张波有人性。

想杀符洪儿孙的还不止他自己。他投靠石虎的时候,冉闵就劝过自己这位干爷爷最好杀尽符洪和他的子孙,因为这帮人看起来不是什么善类,但是石虎没有听从。这时候的石虎还是有虎威在的,他虽然没有杀了符洪的儿子苻健,但是不知道怎么想的,史书记载他给符洪的其他儿子都杀的七七八八差不多了。

符洪敢怒不敢言。跟他一样投降石虎,也敢怒不敢言的还有一个人,羌族头领姚弋仲。

后来石遵上位,冉闵又跳出来劝人杀符洪全家。石遵除了封太子这件事,其他的对冉闵还算是言听计从,所以真的打算杀了他一家。符洪不得已投靠东晋。

后赵乱成一锅粥,如冉闵所预料,符洪果不其然趁虚而入趁火打劫。

这时候的中国北方大约有四股势力:汉人冉闵,鲜卑慕容儁,羌族姚襄,氐族符洪。

符洪进入到决赛圈,自然有点飘飘欲仙。就跟暴发户进城一样,回家喝点酒跟儿孙们吹牛说自己:孤取天下,有易于汉祖!

他觉得冉闵看似青壮年,实则外强中干病入膏肓;前燕慕容皝的二子慕容儁(读如俊)和姚弋仲的儿子姚襄不过是没见过世面的黄口小儿;东晋也是有进气没出气的风烛残年,所以平生第一次,他生出了逐鹿中原的野心。

想当天下之主,当然就得有天下之主的度量,儿子苻雄抓住了后赵的大官王二麻子,符洪为显自己容人雅量,不仅放了王二麻子,还封了大官给他做。

王二麻子入职后第一个工作是劝符洪先出兵占据长安,首都在谁手里,话语权就在谁手里!这么好的建议没理由拒绝,说走就走,天亮就出发,梦已经醒来,心不会害怕。结果王二麻子在路上给符洪下了毒。

苻健赶到后立马灭了王二麻子,看到奄奄一息的父亲,还真是“出师未捷身先死”。符洪拉着苻健的手,说了一句老苻家的终极预言:“中原非汝兄弟所能办……”

先取关中吧,黄河流域足够你们嘚瑟的了,长江就别想了!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这句话一语成箴:最不喜欢的孙子符生听了他的话,所以怎么作死也没灭国;最喜欢的孙子苻坚没有听他话,所以怎么强大也被灭国了!

公元350年,符洪去世,苻健继承王位,并于公元352年正式称帝,定都长安,立长子苻苌为太子,仿晋制度,史称“前秦”。

符健生于公元317年,正好是东晋建国的那一年,称帝的时候35岁,正当壮年。他一生北征北战,短短三年就形成了前燕,东晋,前秦三足鼎立的局势。他也确实听了父亲临终遗言,没有打人家东晋。事实上苻健也没这个本事。

此时的东晋皇帝的权利都在臣子的手里,臣子保护长江就是保卫家园,所以看起来很弱鸡的东晋朝廷,其实是奥拓的外壳法拉利的发动机。东晋有个恒温,没事就北伐,弄得北边防御都手忙脚乱了,遑论统一全国。苻健没办法南下,恒温其实也没有本事北上,他北伐苻健基本都以失败告终,但是却“无意间”杀了太子苻苌。

“初,恒温之入关也,其太子苌与温战,为流矢所中死。至是,立其子生为太子。”

这个“生”,就是符生,那个独眼龙,符洪讨厌到恨不得杀了他的孙子。

首先要说的是三足鼎立中一个消失的民族,羌族,也是跟氐族有着千丝万缕渊源的民族。这个时候羌族的首领叫姚襄,他的父亲姚弋仲和苻健的父亲符洪人生轨迹大致相似,都是投降完这个再依傍那个。跳槽不奇怪,奇怪的是两个看似毫无瓜葛的同事,总是一起跳槽。

今儿还在刘渊手下装修,明天到了石勒那里,天啊,怎么给我配的队友还是他!两人在这个过程中是结下深厚的友谊还仅仅只是点赞之交不好说,但一段孽缘却已经从符洪和姚弋仲这里悄然开启,并顺利交接到苻健和姚襄的手里。

其次,苻健立父亲最不喜欢的一个孙子符生为太子,其实细想是个悖论。史书是胜利者书写的,前秦的高光时刻是后来的苻坚,跟石勒一样,民族顶流,没有之一。所以前秦的历史一定有偏向他的成分,或者说他故意抹黑符生也未可知。

且不论符生是什么样的人,仅仅是爷爷想杀他这段就有不对的地方。俗话说:家有倔子不败家,国有烈臣不亡国!

如果符生小时候真的因为别人的嘲笑做出那么“有气节”的举动,而且被爷爷鞭打也照样不肯屈服,正常的爷爷会怎么做?我想放到今天,一定会给孩子搂在怀里骄傲的炫耀:你们看我这大孙子多有骨气,真是个男子汉!

就算那个符洪真的不喜欢男子汉,就喜欢软塌塌的儿孙,那么他为什么不自己动手杀了符生?而要让自己儿子手刃亲生子?

难不成是“己所不欲,欲施于人”?

我个人觉得事实正好相反,符生性格扭曲应该归罪于失败的家庭教育,他不仅不像一个被嫌弃的孩子,根据后来的表现,他更像是一个被溺爱长大的孩子。符生轻视生命,做事全凭个人好恶,不管是君臣之义还是夫妻之情,在他看来都轻若鸿毛,天下百姓的生死祸福就更不可能入他老人家那一只眼里了。

他天生残疾,正常的父母长辈都会尽量避免别人用这件事嘲笑他,生活中也是竭尽所能地把更多的关爱给到他,这实在是人之常情。至于淘气打两鞭子骂几句,在胡人看来,跟汉人的男孩子淘气嘴犟被长辈“呵斥几句”几乎没区别。

史书记载说苻健立他为太子是因为有“三羊五眼”的“天降祥瑞”。独眼龙,独眼龙,大概就是这么来的!对此,我只能说我们应该反对封建迷信,尤其是这种很明显的,苻健为了立符生为太子,自己亲自放出来的“天启预言”。

当然还有其他证据,下面请看详细报道。

苻健只当了3年皇帝,从公元352年登基,到355年去世。在这短短三年之中他击退东晋的进犯,稳固了前秦的局势,使得前秦在北方有了跟慕容氏一决胜负的“经济基础”。那么“上层建筑”正常来说就要看下一辈人符生怎么发挥了,当然也要看慕容氏的下一辈君主怎么样了。

最悲催的是姚襄,本来他姚家在北方应该分得一块蛋糕,可惜他投降东晋后,稍微有些“迟钝”,不仅在南边被排挤,北边的蛋糕也彻底丢了,南北都舍弃了他。然而,真实的姚襄,其才能绝对不在苻健之下。

吕思勉先生就说过:“其才略或在苻健之上。然寄居晋地,四面追敌,不如健之入关,有施展之地矣”

人生就是这样戏剧性,才华横溢不见得有施展的舞台,资质平庸也可能权倾天下。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至此,权力的天平已经倾向于氐族苻家了,姚家会不会翻盘,还有慕容氏又会怎样,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说回符生。这个人实在是生命力极其顽强,失去一只眼睛一点没影响他发展体育运动。他跟其他胡人一样,身材高大威猛,孔武有力,而且作为一个残疾人,看到周围都是盯着江山“两眼”放光的豺狼虎豹,心里难免失衡。没办法,谁让自己只有一只眼。所以这就衍生出符生的另一个人格:变态!

公元355年,21岁的符生成为前秦第二位皇帝。父亲苻健临死前也怕这个儿子不靠谱,给他指了八个大臣托孤。一个大饼八个人分他还是不放心,怕有人做掉其他人,跟曹操,司马昭一个套路。所以苻健又嘱托符生:这帮人都是老狐狸,万一哪天你喝醉了他们捅你一刀就不好办了,所以你要是看谁上朝的时候偷偷瞪你了,翻你白眼了,你不用客气,杀了就行了,反正八个人呢,够你霍霍一阵子了。

这像是对一个曾经他要亲手杀掉的儿子说的话吗?苻健不是仅剩符生这一个儿子,他要是像史书上说的那样讨厌符生,大可不必封他为太子,所以后人怀疑苻坚上位后为了显示自己皇位来得“迫不得已”,夸大甚至编造了符生童年的故事,这是很有可能的。

也许事实是苻坚只是淹没在符洪诸多孙子中的一个“芸芸众生”,而符生才是符洪最珍视的“好大孙”。苻坚从小就嫉妒自己爷爷的慈爱全都给了这个独眼龙堂兄,符生可能就是他的童年阴影呢!

而且当初苻健要手刃亲子的时候,是谁出来求情的呢?是苻坚的父亲苻雄。为什么不是别人呢?符生的亲妈,大姨,舅舅……这时候都在哪里呢?这看起来更像是苻坚为了显示自己这一脉的虚怀若谷给父亲扣的“大帽子”。

当然都只是猜测,符生童年到底受不受长辈待见,不过是一个无关痛痒的历史谜题而已。就算符生真的被冤枉了也不会有人替他翻案了,这就是政治斗争中失败者的宿命。

但符生杀了八个托孤重臣,确实是事实。就算苻坚篡改,东晋和慕容氏,姚氏,不可能一起卖苻坚这个面子吧。

这八个托孤重臣分别是:鱼,毛,王,雷,梁大,梁二,段,辛。他们的名字说出来也记不住,反正也活不长时间了。

这边苻健还剩最后一口气,那边一个七舅老爷的大外甥的大侄子的二表叔想打进来杀了符生自立为帝。他看苻健常年不出来,以为又是符生搞的秘不发丧的把戏,所以肆无忌惮的闯进皇宫。结果苻健为了太子撑着最后一口气,楞是“死诸葛吓退活司马”,一场叛乱就这样被掐灭在萌芽状态。

所以提着最后一口气也要把皇位顺利交接到太子手里,这又像是一个君主对不喜欢的皇子能做出的事情吗?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