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河东狮子吼43(1 / 2)

巍巍泰山,何其高哉。“母子”二人将宝马良驹寄存在九如山的一户人家,信步向山顶而行。

时见连绵千里的云海,如流星般横贯而过,王羲之抽出铁笔,也作横贯东西之意;

又见危石摇摇欲坠,给人泰山压顶之紧迫感,王羲之一笔点出,揣摩那股不怒自威的气势;

再见那犀牛、野象在山涧里奔跑,独角与长牙在阳光映照下美如月牙,王羲之望望手中的笔,似乎那就是一支独角,又是一枚象牙;

更见那千年的枯藤自崖顶垂落,虽历经岁月的沧桑,却有着不屈不挠的韧劲,似乎那悬崖正是赖有这枯藤的支撑,才万年屹立不倒。

突见那急雨如豆粒般而至,山溪突发洪水,似崩裂的巨浪,撞击着犬牙交错的巨石,像是一个个响雷在山间奔跑。

卫烁一把将正痴痴地举笔临摹大自然的王羲之抱起,闪进一块巨石之后的山洞。

虽然浑身湿透,王羲之并不惧怕。卫烁笑道:“刚才为师悟到了一套笔法,又感知到其中深厚的武功要义。想必你也有所感。等为师完善之后,定当教你。”

王羲之开心地点点头,不知是承认自己有所感,还是相信师父有所悟。

雨过天晴,师徒二人下得山来,入住济南府的九华楼客栈。

几番打听,卫烁得知李矩正在济南府的城外驻扎,将与前赵大将石勒的大军在城外一片开阔地决一死战。

卫烁女扮男装,王羲之也一番乔装打扮,两人混入李矩的军中。

泰山脚下,黄河岸边,济南城外。此时的李矩军队,在与五胡各支叛军部队的交锋中经历了大大小小近百战,在黄河两岸从上游打到中游,又辗转下游,形成艰难的拉锯战,虽斩杀敌军无数,但己方也是减员不少。

只见李矩身穿盔甲,手持长枪,在阵前压住阵脚。卫烁远远地看着,发现李矩灰头土脸,左脸上有一道长长的疤痕,显得面目狰狞,不禁在内心里埋怨起父亲的鲁莽来,决意退婚。

王羲之在旁小声地嘀咕道:“姨父长得太丑啦。”卫烁生气地拍了拍王羲之的脑袋,脸拉得老长。

只见李矩摆起一套阵法,先头部队假意示弱,仓促败下阵来,一众武器沿路丢弃。石勒大军一边捡拾武器,一边乌压压地掩杀过来。

李矩令旗一挥,弓弩手早已列阵以待。一张张弓弩如同张开的愤怒大嘴,一张张手臂青筋鼓起。万箭齐发,追军死伤大半。双方约定次日再战。

当天夜里,王羲之说:“师父,是不是想要退婚?”

卫烁说:“这婚,我退定了!不过,就这样退婚,也太动摇军心了。待我助他一臂之力之后,再当面向他提出退婚,然后咱俩就返回河东,或者去你老家琅琊。”

“我看他指挥自若,用不着咱啊。”王羲之说。

“今日观战,我看那石勒大军的后方尘土飞扬,似有后招,不得不防。还记得登泰山时,咱俩若有所悟吗?今天在阵前,我又有了灵感,连同泰山之悟,创立了一套笔法,也是一套功法和身法。我教与你。明日阵前,你我也许用得上。”

王羲之点点头,卫烁说:“首先,我曾经教过你,笔有六种写法,结构圆备如篆法,飘扬洒落章草台;凶险可畏如八分,窈窕出入似飞白;耿介特立如鹤头,郁拔纵横学隶楷。其实,如果从武学来说,这是一套腾挪闪躲、移形换位的绝妙身法。一是圆滑的身法,敌军抓无可抓;二是轻飘潇洒的走位,敌人料无所料;三是铤而走险,出其不意;四是来去无踪,寻无可寻;五是扶摇直上九万里,鹤立鸡群展翅飞;六是左右飘忽,纵横千里。”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