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发家从七零开始_分节阅读_第213节(1 / 2)

  只是难题也不少,还卡在如何处理鸡蛋的腥味儿上。

  又试了两天,还是失败,宋满冬索性也不一头扎在上面了。

  趁着周末回了趟河东大队,给赵胜男她们带点儿吃的,顺便再看看上大学的名额落在了谁头上。

  到家先给做了顿饭,才问起来他们的想法。

  赵胜男先道,“我是想去的,但不是现在。”

  来河东大队之前,她觉得自己还是有点儿本事的,可如今,早已清楚的认识到了不足,要学的东西还多着呢。

  赵胜男认真说着,“至少要等这一茬玉米收了,我才能安下心来。”

  河东大队如今正是最困难的时候,让她离开,她心里难安。

  姚娉婷也担心,“万一竞争到了名额,那大队上的叔婶儿们怎么办?他们才刚认完人名。”

  “不说叫他们能读什么深奥的书,至少亲朋好友寄回来的信,能读出个大概,想办个什么事儿,也能看明那墙上贴的章程……”

  她这任务想交给别人,也交不来。

  方宛则是提起自己身份审核不过的,而后说起现在的生活已叫她觉得满足。

  江志农惦记着自己刚嫁接的树,“不管在哪儿,我都是要做这些事儿的,而且读大学也不用急。”

  他算是最能耐得住性子的人了。

  徐清借口道,“我学的多是中医,恐怕很难碰到合适的学校。”

  至于陆许山,那不必问。

  叫他去念书无异于强人所难。

  不过意外的是,陆许山接了话,“我有别的事情想做。”

  再问他又不肯说了。

  原以为要为推举谁而头疼,没想到现在竟是找不到一个要竞争的人。

  宋满冬正想着,又瞧见王希娜,“你怎么想?”

  王希娜正捧着碗,头也不抬。

  这是她第二回 吃上宋满冬做的饭,有这么好吃的饭菜还说什么话!少吃一口都是浪费!

  天知道她下乡以来吃的都是什么东西!

  自己住的时候甚至一度思考过吃饭的意义,为什么要人非得吃东西才能活?

  上回他们聚餐自己跟着沾了光,之后一直想吃,但又不好意思叫宋满冬做,只能硬着头皮吃姚娉婷她们做的饭。

  这会儿被宋满冬叫了名字,略作犹豫,才放下碗,可手里还捏着筷子,仿佛随时能动起来,“分给这些公社大队的工农兵大学名额,基本上都是省城或者邻省的大学,学校不能选专业也不能选,这有什么好去的?”

  “我要去一定要去最好的学校,学我最想学的东西。我才不要稀里糊涂的糊弄自己。”

  “不能选么?”赵胜男他们也是这会儿才知道。

  姚娉婷震惊道,“我还以为是给个名额,然后我自己想上哪个学校就去那个学校,想读什么就读什么。”

  “我还纠结了好几天呢!”毕竟摆在她理想对面的可是梦想学府北京大学。

  哪儿知道自己竟是想多了。

  “当然不能啊!”王希娜只觉得她们莫名其妙,“要是能选,那岂不是大家都选最好的学校了?”

  宋满冬想了想,“也是。”

  王希娜又说,“而且我爸打听过了,咱们这边推荐的不出意外就是豫大了,比其他省的大学更差一点儿呢。”

  “我爸叫我先在这儿安心待着,等有其他的渠道上大学,再给我送消息。”

  “更何况来之前我是发过誓,要做出一番事业,可不想灰溜溜回去。”

  王希娜说着瞥了眼赵胜男,嘀咕着,“而且我觉得在这边儿也没那么糟糕。”

  她哪里知道自己爸妈看着她最近的来信也是喜极而泣,一封信绞尽脑汁的写了两天,又等不急邮递,托人特意捎过来给她,就为了让她继续留在河东大队,好好修修性子。

  大家都不打算竞争,氛围照旧和谐。

  吃过饭又聊了会儿天,才一块儿睡下。

  又过几日,去读大学的人定下来了。

  让人有些意外,但细细想过,又觉得也没有更合适的人了。

  报上的名字是张兴旺,他在食品厂里的工作由他哥张兴国顶替。

  食品厂招工的要求是初中毕业,张兴国显然是达不到这点的,又因技术生疏,待了半日,就被调去做搬运了。

  不过他本人瞧着对此还是欣然接受的。

  毕竟还能留下,已经算是万幸。

  张兴旺离开食品厂前托宋满冬跟陈家明照顾一下,他们便也瞧了几回。

  看张兴国逐渐适应,才放下心来。

  可好不容易平静几日,赵胜男忽的一脸愁苦找来——粮种出问题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