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发家从七零开始_分节阅读_第170节(1 / 2)

  也有人想着,“不过等过几年咱们攒了钱,跟那些老工人一样,手里钱多,就能生得起炉子罢?”

  另一位女工人笑道,“怎么只惦记着生炉子?你不结婚?不生小孩儿?不用管家里的弟兄姊妹啊?”

  “也是。”其他女工人相继叹气。

  牛若真是独生子女,要是放在几个月前听见这话还不解,可她在大队上住过几个月,当下也只能跟着叹声。

  怀安县到下面大队上,基本上都是多胎家庭,越穷苦的人家反而声的越多。

  她结识的女工里,还有人下面四五个弟弟妹妹在家里呢。

  说等这个月工资发了,就得立马把钱拿回来,把弟弟拖欠了半年的学费给交上。

  牛若真觉得可惜,却又说不出阻拦的话,大队上就是是这样,大的拉扯小的。

  她想着偷偷看了眼宋满冬。

  宋满冬比她平静多了,这种情况对她来说是司空见惯。

  眼下,她正用刀切着红薯,切好后,用筷子插着放在火上烤。

  红薯块头大,想这么直接烤熟,得烤到明天早上。

  牛若真看的久了,宋满冬也有所察觉,给她递了几个红薯片。

  开口把话题转走了,“咱们的工资应该快发了吧?”

  说到工资,大家又开心起来,“听说一般是下月的第二个工作日发。这个月不是明天就是后天。”

  有人关心道,“咱们十号才来,也会给发么?”

  牛若真肯定道,“发的。”

  “我跟其他老工人打听过,食品厂是不会压工资的。应该是明天统计一下上个月的考勤情况,就给咱们发了。”

  “也是。”

  “厂里有钱。”

  又嘻嘻哈哈的笑了起来。

  炉子是厂里准备的公用煤炉,她们自然不能拎回去烧一晚上,趁着晚上没人用,带回来烤两个小时便足够了。

  也因着这时间,火放开了烧,火苗蹿的极高,红薯高高的架在上面,没一会儿就烤好了。

  切片烤的红薯不如整个一起烤那么绵软,但吃起来也别有风味儿。

  在做的又都是牙口极好的青年人,反倒是喜欢上了这种韧韧的感觉。

  牛若真还贡献出了自己的大瓷缸,往里面磕了三个鸡蛋,加上红糖,煮好后一人分了几口。

  喝的热乎乎的,红薯又吃到尽兴,才各自散开。

  煤炉归还到走廊公共厨房。

  再回来时屋子里热气还没散开,牛若真脱了外套坐在床边也不觉得冷,便忍不住感慨,“真好啊。”

  宋满冬倒了热水洗脚,看她今天没累昏头,才说起来自己的打算,“我接下来一段时间准备在宿舍做点儿吃的,可能会打扰到你。”

  “我到时候会买个煤炉放在宿舍里,所以想着,你要是愿意的话,晚上炉子也烧着,煤球的钱咱们一人一半。”

  “炉子的钱不用你出,白天也不用你出。”

  “真的么?”牛若真惊喜的跳了起来,脑袋撞到了上铺的床。

  她顾不上疼痛,捂着脑袋继续问宋满冬,“可是这样我会不会太占便宜?一个炉子至少四五十块呢,还要做烟囱和给玻璃上开口。”

  “炉子是我本来就要用的。”宋满冬摇摇头,这些她都仔细想过,不管宿舍住不住别人,她都得用。

  公共厨房对她来说还是有点儿不太方便。

  牛若真囊中羞涩,又怕冷,很难不对这个提议动心。

  毕竟她上个月工资至十块出头,还要给自己筹备冬天的衣物鞋靴,平日里也要吃喝,根本拿不出买炉子的钱。

  只是她读过书,要面子,扭捏了一阵,又对着宋满冬问东问西。

  听说宋满冬是打算做点儿东西早上吃,还觉得宋满冬这是在照顾自己,两眼汪汪。

  “不算是早饭……”宋满冬没法跟她解释,又不好说自己是打算投石问路。

  想看看能不能借此引起厂里的注意,将她提拔到研发车间去。

  这还是她从陈家明的工作变动中得来的灵感。

  食品厂说是对外招收工人,但其实其他岗位也是缺人的,只要合适,便能转过去。

  不对牛若真说,一是因为她并非行事张扬之人,要是到处说自己想进研发车间,又没进,免不了遭人奚落。

  二来她又觉得两人交情尚浅,她不信任牛若真的口风,这要是传到师傅们的耳朵里,难免会觉得她是投机取巧之人。

  宋满冬隐约能感觉得出,洪师傅喜欢的是陆许山这种憨厚老实的人。

  宋满冬只对牛若真道,“等回头我做了你就知道了。”

  牛若真到底还是跟她协商好了生火的事情,不过她对着宋满冬保证,“等我有钱了,就跟你把炉子钱平分回来。”

  这话说的底气十足。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