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发家从七零开始_分节阅读_第79节(1 / 2)

  就是宋满冬来手把手教,能学会的人也不多。

  陈家明一边疑惑着宋满冬哪儿学的,一边应付着聊天的人。

  很快,半个小时就到了。

  最先来的还是那位中年男人。

  陈家明用麻绳把三盒月饼扎在一起,递了出去,正好瞧见中年男人伸出的手腕,上面带着一只闪着银光的手表。

  他惊讶了一下,便陆续给其他来买的人递上月饼。

  卖出八盒后,又听见熟悉的声音,“剩下的我都包了。”

  说话的正是那个中年男人。

  陈家明抬头,中年男人手指勾着绳结,掌心托着一盒月饼,另一手捏着的月饼已经吃了大半。

  陈家明想了想,“伯伯,我只能再给你一盒,多的我要给其他人。”

  中年男人将最后一口月饼吃完,咽下去才开口,“我可以加钱。”

  平日他可不会做这种在路上吃东西的不雅事,到家不过十几分钟的路程,又不是小孩儿,还能忍不住?

  今天实在好奇的很,想着掰一块儿尝尝。

  没想到回过神来,掌心大的月饼已经只剩下一口了。

  他很快意识到这月饼的价值,都顾不上收拾,先回来抢月饼。

  陈家明听到加钱狠狠的心动了。

  他知道这人肯定不缺钱,全卖给他肯定能大赚一笔。

  还能借此抬抬价格。

  可心中念头百转,终是忍痛拒绝,“这月饼不好做,我想叫大家都尝尝。”

  陈家明嘴上说的冠冕堂皇,初衷却不是真的顾怜其他人,只是为了以后。

  月饼是个应节的东西,一年一次,但他生意可不是只做这一回。

  中年男人却听的一震,好一会儿才道,“那你再给我一盒就行。”

  说罢又解释起来,“我打算给老师送一盒,再给家里长辈送去两盒。这吃过的,不好送人。”

  “行。”陈家明有给他拿了一盒,绑在麻绳上递过去。

  这会儿其他观望人也回过神来,急忙来买。

  十几个盒月饼眨眼一售而空。

  没买到月饼的人懊悔不已。

  陈家明却拿出了本子,“等了这么久,也不好叫你们空手而归。今天的月饼是没了,但是明天的大家可以每人预定一盒。”

  他说着指了指背篓,“这是昨天预定的,我待会儿就要去送了。”

  一块八也不是小钱。

  预定的人少,陈家明也不担心,月饼的质量在这儿摆着,不怕他们不买。

  更何况他今天从摆摊到卖完只花了一个小时,已是十分喜人的效果了。

  他收拾着东西,就见有个老太太快步走过来,见他做出收摊的架势,着急的问,“你酸豆角卖完了?”

  陈家明愣了下,解释道,“昨晚下了雨,路不好走,就没带过来。”

  他把酸豆角忘的一干二净,比起月饼的火热,它实在是太不起眼了,也不如泡菜。

  老太太抓着他问,“那明天能送过来不?”

  陈家明想了想,“得看天,我也不好说,不过要是不下雨,我肯定带。”

  能多赚点儿是点儿。

  “那就行。”老太太先是点头,而后又愁眉苦脸,“我今儿的饭再想想办法。”

  一旁还没走的人惊讶问她,“这酸豆角有那么好吃,一顿饭就少不了?”

  老太太叹着气,“我那孙子天天说吃不下饭,人都饿剩皮包骨头了,就每回去国营饭店才吃得下去,可我们家那条件,哪儿能顿顿下馆子。”

  搭话的人不在意道,“就是惯的,打一顿就好了。”

  老太太却苦着脸,“我原先也以为是叫他爸妈给惯坏了,但前几天买了瓶酸豆角回去炒菜,我孙子拿着馒头吃了半碗菜。”

  “没下馆子的条件,但一毛钱一瓶的酸豆角还是买得起的。”

  “才一毛钱?”那人惊讶了一下。

  月饼一块八呢。

  那人赶紧问陈家明,“这酸豆角能不能预定?给我定一瓶尝尝。”

  “能。”陈家明瞧着老人着急的脸庞心情复杂,还是提笔记下了一瓶酸豆角,又说,“玻璃罐拿过来还能换一分钱。”

  老太太一咬牙,预定了五瓶酸豆角。

  再三叮嘱他一定要记得来,不然她孙子明天也没饭吃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