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O六章 佳期又误101(1 / 2)

尽管主席一再警告,写在纸上的东西并不等于现实的东西;一些人依然像

大旱之望云霓一般渴望着和平,相信着和平。

可是和平真的能够到来吗?

到了六月下旬,隐藏在现象后面的本质就暴露了,这就是惊人的中原事变:

蒋介石突然以三十万大军包围了中原军区李先念部。全面内战的序幕拉开了。

这时,张家口两面受敌的形势也更加明显。为了改变这种不利态势,八月我

军开始进攻大同。这些来自冀中平原的游击健儿,游击战是拿手好戏,而大规模

的攻坚战就有些吃力了。何况又缺乏重武器的装备呢?这样就不得不一个据点一

个据点地啃。光扫清外围就用去了半个月,城关战斗又用去了半个月。眼看要攻

城了,蒋介石玩了一个花招:将大同划归傅作义的第十二战区管辖。这一着大大

刺激了傅作义的积极性,傅作义立刻自绥远倾巢出犯。集宁打援有误,大同也就

打不成了。在此期间,承德和冀东十余县也纷纷沦陷敌手。蒋介石看到时机已到,

就命令孙连仲和傅作义以东面的三个军和西面的两个军共七万余人,向张家口同

时展开了进攻。

形势严重了。周天虹和徐偏的团队,被调到怀来以东的火烧营一带构筑防御

阵地。这个村子紧靠铁路,村西有一条小河。前面的地形甚为开阔。周天虹和徐

偏每天都率领部队挖掘着工事。怀来一带的群众也参加进来。此时已是九月下旬,

长城外的深秋,严霜早降,早晚已是寒气袭人。但是,战士们和民工们,为了保

卫胜利果实,依然挥汗如雨地赶修工事。不少人脱光了膀子大干特干。因为他们

知道面前的敌人是九十四军、五十二军和十六军,都是机械化部队,将要到来的

战斗是严酷的。经过十天的努力,从岔道到怀来、延庆地区,已经修了几百个土木碉堡和数十里的交通壕。防御的准备工作算是完成了。

九月二十九日,敌人向我展开了进攻。经过四天激战,敌人付出重大代价,

冲破了我一线阵地,占领了岔道、东西花园地区,来到了周天虹、徐偏团队的面

前。

团指挥所设在背靠火烧营村边的地堡里。入夜,周天虹躺在地堡里正准备休

息,只听徐偏在外面叫道:

“老周,你出来一下!”

周天虹从声音听出似乎有事,就立刻爬起来,钻出了地堡。徐偏机警地向敌

阵一指,轻声地说:

“你听这是什么声音?”

在朦胧的月光下,周天虹向敌阵望去,黑乎乎的一时看不清楚。侧耳细听,

从敌军运后方隐隐传来隆隆的马达声。接着汽车的灯光在丛林后面时隐时现。徐

偏说:

“你瞧,这不是敌人正在调整部署吗?我看明天早晨一定有事。”

周天虹点了点头、完全同意团长的判断。随后说:“应该马上通知部队做好

准备。”

徐偏立即摇通电话通知各营、周天虹似乎还不放心,就踩着月光,沿着交通

壕作了一番检查,才回来休息。但他一时并不能入睡。因为他深知这是一支从游

击队编成的正规军,尽管打过不少仗,都是伏击、急袭、化袭之类,并没有经过

大的阵势。如果在严酷的考验中不及格,那可就无颜见江东父老了。

心中有事,就睡不踏实,这是他一贯的毛病;而徐偏则不同。这位团长是睡

得着,吃得香。不管有什么大事,只要布置妥当,不要几分钟就可呼呼入梦了。

他还有军事干部的好习惯,睡得早也起得早。黎明前多半是出现意外情况的重要

时刻,他早已起身做好准备,因此从不误事。这天又是如此。周天虹几乎一夜未

睡,正想再迷糊一会儿,徐偏在外面喊了一声:

“老周,飞机!”

周天虹揉了揉眼,钻出了地堡。看看天色还似明不明,头顶上果然出现十余

架敌机。有几架声音沉重的轰炸机,还有几架P51——野马式战斗机。它们开始

在头上盘旋起来,等它们看好了目标,就俯冲轰炸起来。几乎与此同时,美式榴

弹炮也由疏而密,向我阵地倾泻。顷刻间,震耳欲聋的榴弹炮声和烟与火织成的

高墙,就把怀来以东几十里的战线掩盖住了。

周天虹和徐偏都钻在地堡里,随着炮弹的震动,他们的身子不断地起伏颤动。

突然有几发炮弹落到近处,地堡顶部的土哗哗地落着,盖了徐偏一头一脸。徐偏

掏出手绢擦了一把,吐了一口唾沫,狠狠地骂道:“这些狗杂种,劲头儿还不小哩!”

徐偏一边骂一边转过头说:

“我就不明白,这蒋介石怎么一碰上外国人,他就成了狗熊,一碰我们他就

成了英雄?老周,你说说这是怎么回事?如果想当年他们用这种劲头去打日本,

不是也能顶两下子嘛?”

“你说什么?”周天虹的耳朵被炮火震得有些聋,一时听不清楚;徐偏不得

不重说了一遍。周天虹笑着说:“这就叫内战内行,外战外行嘛!”说过,又增加

了一句:“在我看,他们这样凶,主要是仗着美国的武器,如果没有美国人的武

器,他们就又成了狗熊了。”

周天虹说过,举起望远镜,从隙望孔里观察起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