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二章 杏花营(二)29(1 / 2)

第二天一早,阴云四合,不一时便淅淅沥沥下起细雨来。

早饭后,国强找的几家贫农便陆续来到周家。其中有一个六十多岁头发斑白

面目和善的老汉,一个十八九岁的闺女,一个二十多岁眉眼透着精明的青年。高

红热情地把他们招呼到周家的小屋里。有的坐在炕沿上,有的坐在炕前面的长凳

上。周二和儿子国强圪蹴在角落里。大娘殷勤地招待着客人,和大家说笑着。小

屋里有一种穷人间特有的亲热气氛。

大娘指着那位头发斑白的老汉对高红说:

“这是我们家大哥,村儿里姓周的就数他岁数大了,一辈子也没成个家,孩

子们都叫他‘光棍大叔’。可他是全村第一个热心肠,不论谁家有了难处,只要

他听说就会去帮忙。红白喜事都少不了他。”

高红望着那老人慈眉善目笑眯眯的神气,问:

“大叔,你怎么一辈子也没有成家呢?”

“还不就是个穷嘛!”老人说,“俺爹没死那时候就一心惦记着给我成家,一

辈子白操了心。有一年刮大黄风,颗粒不收。全家眼看就要饿死。我爹到李大官

人家求借,磕头磕肿了脑袋,才借给了六十斤山药。十八年以后利滚利就滚成了

一万五千斤。从此以后,就再也还不起了。后来李大官人家开了个恩,叫我们家

每年还一百块大洋,一百斤山药,还得给他家送工,背柴禾。直到我爹咽气,还

含着眼泪说:孩子,你已经四十多了,也没帮你成个家,我实在对不起你!……”

老人说到这里,沉重地叹了口气。也许他在人前不愿显得过分可怜,又勉强笑着

说,“光棍也有光棍的好处。你们有家有业的,为了老婆孩子把心都操碎了;我

可省心啦,人走家搬,一个人吃饱饭一家子都不饥了。”

说到这里,把大家也逗笑了;尽管这笑带着浓重的苦味。

大娘又指着那个穿柳条褂子,眉眼俊俏的姑娘说:

“这个叫秀女,是俺们周家的闺女。不是夸嘴,全杏花营的巧手就数她了。

你说纺线、织布、绣花,全村没有人敢比。她一两天就能织出一匹布来。就是命

不好,娘早早就死了,留下个爹,三天两头生病。一个家就靠着她这双手哩。她

又是这村的妇救会主任,走门串户,催妇女们做军鞋,她那眼可尖了,谁做的军

鞋不合格也瞒不过她。”“婶子,你就别夸我了。谁叫我这命不济哩!”秀女微微红着脸说。

大娘又指着那个体魄健壮、眉眼聪明的青年人说:

“这个你认识吧?他叫刘拴柱,是咱们村的农民自卫队队长。他在县里受过

训,打枪,埋地雷,样样都行。前些时,他领着民兵跟部队到敌占区,一下子就

割了好几百斤电线……”

“不是几百斤,是几千斤!”秀女纠正说。

“对对,是几千斤电线,让骡子驮回来了。现在咱们架的电线就有他们割的!

叫我看,这小子是样样都好,就是一个字——穷!二十大几了还没成亲哩!”

“唉,大娘,看你说到哪里去了。”刘拴柱笑着说,“你把大家夸了个遍,你

就不夸夸国强?”

“他有什么可夸的!这臭小子不让我生气就算不错了。”大娘说着,爱抚地

望了儿子一眼。

高红笑微微的,两只鸟亮的猫眼忽闪忽闪地望着他们。她觉得这些穷苦人虽

然衣衫破破烂烂,但身上却有一种异常纯朴和真诚的东西,令人从内心里感到亲

近。她不慌不忙地跟大家说,她是搞减租减息复查来的;如果查出有不落实的地

方,就要立即落实。政府一定给大家撑腰。说过,她问:

“你们杏花营的减租工作到底落实了吗?”

大家问了一会子,光棍大叔眨巴眨巴眼问:

“高同志,你是要听真的,还是要听假的?”

高红笑了:

“大叔,你真能说笑话;我跑了这么远的道儿,怎么想听假的呢?”

“同志,我说的并不是笑话。那从上面来的人,有人是要听真的,有人就是

要听假的。他一来,往村公所一蹲,再不往李大官人家一住,找几个干部一问,

未了再把材料一凑,把报告一写,最后往上面一递,结果是深入贯彻、全面落实,

完了。”

高红噗哧一声笑了,她望着光棍大叔那股幽默逗笑的样儿,说:

“大叔,你总结得真好!我这次来,住在国强家里,又先找你们来,自然是

要听真的。”

光棍大叔抹了抹他那稀零零的胡子:

“这个事儿,你要到干部那里去问,或到大街上去问,人们准保会跟你说:

减了,减了,落实了,落实了。都按二五减租的政策减了。这些,你最好不要听;

你要跑到贫户家里,把他们的米缸敲一敲,把他们的瓦罐掀开盖子看一看就明白

了。”他说着就站起来,跑到米缸那里,掀起盖子,伸进整个一只胳膊,咣当咣

当敲了几下,又把一个瓦罐扳倒,让大家看了看露出的底儿,笑着问:“你说二五减租落实了没有?”

他的这个举动,把全屋的人都逗笑了。

“那大家为什么不敢提呢?”

“你敢?要是谁敢在太岁头上动土,在阎王爷鼻子底下打喷嚏,马上把你租

的地收了,叫你把大锅吊起来当钟敲。”

“别叫他们吓住!”高红严肃地说,“他们要敢收地,我把他送到法院里去!

有八路军和边区政府撑腰,你们怕什么?”

刘拴柱插话说:

“最近,李大官人家还散布谣言说,八路军站不长了,迟早是要走的,你们

这些穷棒子总不能跟着八路军走吧?”

“这是他们的妄想!”高红气愤地说,“八路军是不会走的。把日本打走,还

要建立新中国呢!”

刘拴柱接着又说:

“他们还派出梁二秃子对穷人说,你们别听八路军那一套,减租?减什么租?

自古以来,种地拿租这是天经地义的事。咱们都是乡里乡亲,不要丧良心。要不

是李大官人家把地交给大伙种,这一带穷苦人不知道要饿死多少哩!你们不要忘,

这是李大官人家养活了大伙,不能恩将仇报!”

高红把这段话记在小本本上,然后抬起头问:

“那么,究竟是地主养活了穷人,还是穷人养活了地主呢?”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