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布谷声里27(1 / 2)

战争的岁月,人们似乎不注意季节的变化,不知不觉已到了春末夏初。群山

绿了,易水河也丰盈起来。两岸稠密的村庄,一个个全隐藏在绿森森的树荫里。

小麦已经长得很高了,只要一阵风吹来,那滚滚的绿波就一直荡到天边。一到晚

间,月亮升起来了,河边的柳树下就传来洗衣姑娘的歌声,还不时传来几声布谷

鸟的啼唱。周天虹近来心情愉快,觉得晋察冀的田园充满了浓郁的诗意。

老一团接连两次打了胜仗,早就听说群众要来慰问。部队把村庄里里外外打

扫得十分整洁。这天,早饭刚刚吃过,村头上就响起了欢腾的锣鼓声。部队迅即

集合在广场上。他们刚刚换了夏装,穿的是黄槐花染成的粗布军衣;这种军衣说

是绿又带着一点鹅黄,显得十分漂亮。来慰问的群众好像无法宣泄他们的热情,

把锣鼓点敲得特别热烈。后面紧跟着十几个壮汉,他们抬着杀好的大肥猪;肥猪上贴着红绿纸条。再后是几个少年牵着几只挂着红布条的肥羊。随后又是青年妇

女们的秧歌队和儿童们组成的舞蹈队。战士们望着这一切,一个个眉开眼笑。

仪式开始了。开头是营长何彪子和群众组织的负责人讲话,随后便是游艺节

目。周天虹坐在队列里兴致勃勃地观看。忽然他一转眼,看见地方女干部中有一

个非常熟捻的身影,那身条,那脸盘儿,都很像高红。再定睛细看,果然是她。

她还是留着齐眉的娃娃头,也许脸上承受了过多的阳光,渐渐变成紫赯色了。她

没有穿军衣,而是穿着一件天蓝色的带大襟的女式便服,看去颇像一个乡下姑娘。

不过她腰里仍然紧紧煞着皮带,还是显得那么洒脱。几个月没见,她身上那种文

弱之气已经减去不少,显得更加健美可爱了。

周天虹的心不禁跳起来,已经无心观看节目。周围的人声。笑语和一阵阵的

掌声,都像没有听见似的。只是一个劲儿地瞅着她,瞅着她,瞅着她的微笑,瞅

着她与人谈话的姿态,恨不得立刻跑上去,握着她的手说:“高红,难道你把我

忘了?”

正在痴望间,只听台上宣布:“现在请专区妇救会的宣传部长高红同志为大

家表演节目!”

下面立即响起一片掌声。

高红出台了。周天虹全神贯注地望着她。只见她又从木匣里抽出他熟悉的钢

锯,把头发向上一扬,钢锯上就流出深沉的动人的《国际歌》。天虹立时便回想

起他们的初见,回想起那次难忘的除夕晚会。他正是从这次的琴声里认识了她,

爱上了她。从此,她的形象,她的言谈笑貌,就永远铸在他的灵魂里了。可是她

对自己究竟如何呢?直至今天还是疑问。想到这里,不禁一阵惆怅……

高红刚刚收起弓子,下面就响起热烈的掌声。她不得不加演了几支曲子:《到

敌人后方去》、《我们在太行山上》,还有她在延安常常挥舞着双臂指挥的“拿起

刀枪干一场”。

“好不好,妙不妙,再来一个要不要?”

“要!!!”

要搞拉歌这一套,前方战士比抗大学生还要出色。简直缠得你无法脱身。高

红陷入重围,只得又奏了一曲刚刚流行的《红缨枪》。演奏刚刚落音,在场军民

一齐唱起来:

红缨枪,红缨枪,

枪缨红似人,

枪尖发银光,

拿起红缨枪,

去打小东洋,小东洋,是个横行霸道的恶魔王,

他的野心比天还大,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