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节 四军之战(中)57(1 / 2)

黄治五年十一月初,西都

晴朗几日的西北天边,又于今日清晨飘起了雪。朱老板捧着一卷公文,快步走在西都守备府前衙的抄手游廊中。几名手提铜暖炉的侍女跟在他身后,一同走入李晓的房间。

“这鬼天气,前两天还阳光明媚,转眼就下起了雪。”朱老板在门口跺了跺鞋底的积雪,走到李晓面前,将怀中的公文重重地放在他的书案上,“大哥,这是你要的边塞走廊近几年各地的军报。”

“嗯。”李晓轻哼一声,头也没抬。朱老板也不客气,自己拖了一张空椅子,大大咧咧的坐在李晓身旁,看着他统计此次悬壁城之战的各部受损情况。侍女们则手脚麻利的在房间内布置好暖炉,炭火一燃起,就驱散了房间内的寒意。

“没想到,此战悬壁城守军竟受损如此严重。”朱老板看着战表上的数字,不由得叹了一口气。

“此战,悬壁城山字营、火字营、风字营建制全被消灭,方启朝的林字营也受损严重。若没你和钱大人及时增援,恐怕会全员折在其中。”李晓放下手中的毛笔,靠在椅背上,有些心有余悸的说道。

在他俩谈话的间隙,几名侍女在放好暖炉后,便将泡好的茶水放到了二人面前。她们并没有急着退下,反而道了一声万福后就垂手安静的站立在书案一侧,防风衣有人先前就给她们下过此类的命令。

朱老板看了她们一眼,挑了挑眉毛,眉目间有些怒气。李晓轻拍他手背一下,在用手指蘸了茶水,在书案上写下一个“钱”字,示意不要轻举妄动。

“就是不知这两日要发往悬壁城的兵马粮草准备得怎么样了!”朱老板故意问向李晓,手指也蘸着茶水,在书案上快速写下四个大字——“如何是好”。

“此次悬壁城守军受损严重,虽有西都步兵和炮兵两支部队协助方启朝固守城防,可西都距离悬壁城距离较远,兵马钱粮的调动怕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李晓抬头看了眼侍女,边对朱老板打着官腔边在书案上快速写下“静观其变”四个字。

朱老板看见“静观其变”四个字后,故意伸了一个懒腰,“这房间暖和得想睡觉,不知虎豹营那边营帐里的炭火足不足。大哥,我先去看一眼他们再来找你昂。”

“去……”李晓口中那个“吧”还未说出口,就被钱大人突然冒出来的话打断,“还请李千户和朱干事放心,今早天刚下雪,本官就让人给虎豹营兄弟们的营帐中多添了三百斤木炭。”

“钱大人。”李晓见到钱缪未打招呼就大跨步走入房间,站起身来抱拳时顺势用衣袖将书案上的水渍拂掉。

“李千户最近辛苦了。”钱大人看了一眼李晓面前公文“堆积成山”的书案,挥了挥手让房间内的侍女退下。

侍女听令,小碎步的往门口走去。朱老板看着钱大人眉头紧皱的面庞,又见他未带任何随从就来到李晓房间,心想他定有大事要与李晓相商,便自觉识趣地也准备退下。

“朱干事就请留下。”钱大人伸出手臂,拦下朱老板的脚步。李晓看着钱大

人郑重的样子,试探的问了一句,“是京城那边有消息传来?”

“李千户不愧是淳亲王器重之人啊!”钱大人从怀里掏出一个小小的上面刻画着五爪金龙的密匣,递到二人面前,“不出李千户所料,的确是京里新来的懿旨。”

李晓将密匣郑重地接过,上面的火漆已被破开,想是钱大人已经阅读过里面的内容了。朱老板也凑在李晓身前,一同看起了密匣内懿旨里的内容:

“上谕西都守备钱缪、两江总督章士诚。先是拜神教贼首唐仁坤遣西王、东王两军北伐,今西王已于黄治五年十月败津海,今但余军出徼外。特令钱缪率西都留守征晋州,会和士诚兵,并灭之。”

“淳亲王胜了!”朱老板快速浏览了一遍懿旨上的内容后,感慨出声。他本想还在说几句,但看着李晓凝重的面庞,果断闭上了嘴巴。

李晓将懿旨放回密匣中,刚抬眼看向钱大人,就被其捕捉到心事。“这是今早刚收到的。”钱大人说出这番话后,眉头又紧皱了几分,“李千户,你觉得此事该如何处理?”

“出兵!”李晓心中快速交战一番后,说出了钱大人想要的答案,“但不要全军尽出,钱大人可将悬壁城一战写成奏表,让天使带回京城。我会先率虎豹营先行出发,等西都步兵与炮兵归队后,钱大人可从中选其精壮者,在带其前去晋州。”

“本官所担忧的是淳亲王。”钱大人自己给自己倒了一杯茶,“津海刚胜,两宫太后就变相的剥夺了淳亲王的兵权,让人寒心。”

李晓沉默的没有接话,两宫太后一直对淳亲王有所忌惮,这是朝野上下都知道的事情。先前还有“宗室非故不得掌兵”的祖制在,大家不敢明面上多说什么。可现在强敌在外,北伐军虽有一支新败,而北王的兵锋仍利,晋州也是京师通往西都的咽喉所在。此地战略价值之高,若只让钱缪和章士诚合兵而攻,没有淳亲王从中调动,怕不是拜神教北王的对手。

“钱大人,下官想问,派往悬壁城的兵马钱粮准备的怎么样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