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回吴若兰闲谈说史话30(1 / 2)

诗曰:

古来人事有虚实,真假参半史册存。

挚友良朋心难测,素昧平生怎捉摸。

英雄未必真英雄,庸才未必果庸才。

故事已去随人改,万年千载任凭说。

只听那吴若兰讲道:“话说当年,高祖皇帝封二哥刘仲为代王。当时有小股匈奴入侵代国,代王刘仲闻报,便欲整军迎敌。

“这时他的一个谋士名叫田昭,对刘仲说道:‘大王可知陛下为何把你派到北方为王?’

“刘仲道:‘自然是信得过我这个亲哥哥,便把北方重任托付给我。’

“田昭道:‘大王,你是不知道皇帝的心思。’

“刘仲道:‘他有什么心思?’

“田昭道:‘大王和皇帝还是布衣之时,太上皇常常夸奖大王专心于农事,勤劳能干。又常常批评皇帝不肯务农,比不上大王。皇帝乃是一代豪杰,听了此言,心中岂能服气。他知道大王从来没打过仗,因此故意把你打发到这里,来给匈奴人当邻居。为的就是看你出丑,好笑话你打仗的本事不如他。你如今出战,若是败了,那还好说。若是打了个大胜仗回来,皇帝虽必有奖赏,但心中绝不会高兴。他若不高兴了,那倒霉的便是大王你了。’

“刘仲道:‘那依先生之见,该当如何是好?’

“田昭道:‘如今匈奴只是小股入侵,必然不成什么气候。大王可令相国处理迎战之事,自己带上家眷,装作懦弱怕事之人,一路逃回长安。那时皇帝虽有小责,但心中必然得意。他若得意,大王可无忧矣。’

“刘仲于是听从了田昭的计策,撇下封国,一路逃回了长安,被高祖皇帝贬为合阳侯。

“后来,高祖皇帝在皇宫之中与众人饮宴,在席间向太上皇敬酒道:‘爹爹从小就说我不好好务农,比不上二哥。今日看来,我带兵打仗,治理国家的本事和二哥比起来,孰优孰劣么?’

“太上皇和众人当时无一个不夸讲当然是高祖更强,高祖皇帝于是龙颜大悦,尽兴而归。后来又找了个机会,把刘仲的儿子刘濞封为吴王。

“正是:

高祖起兵芒砀山,诛秦灭楚家国安。

只因当年怀嫉妒,特把刘仲封远边。

本意只是嘲讽意,将计就计果然安。

世人都言无能辈,岂知背后谋略全。”

吴若兰讲完了这个故事,刘伯升和刘仲平全都称赞这个故事很有意思。

刘縯道:“若兰还有没有别的故事,再讲一个来听听。”

吴若兰道:“话说还是尧舜禹时的舜帝在位之时,北方草原的国君叫做狼主。当时乃是盖胡狼主在位。盖胡的野心很大,一直想夺取中原之地。只因中原尧帝一向英明神武,因此不敢前来攻打。

“那尧帝有一个驸马名叫重华,后来尧帝归天,重华继位,号称舜帝。

“北方盖胡狼主一听此事,认为这是天赐良机。想那新主刚刚继位,朝政必然不稳。因此倾全国之兵前来攻打。于是舜帝亲自率领中原将士北上迎战盖胡。两路大军会于北岳山下。

“当时果然是:

纠纠铁骑如云绕,征夫塞满关山道。

背上弓随月影弯,手中枪逐霜光耀。

堂堂金鼓声振振,烈烈风声走四方。

南北儿郎争胜负,两军野战斗荒郊。

“当时为区分敌我,重华的军队皆是束发右衽,盖胡的军队皆是披发左衽。因舜帝名叫重华,因此中原将士皆称为华人。因狼主名叫盖胡,因此北方将士皆称为胡人。后来,这名称和装束一直流传到后世。

“双方摆开阵势,大战一场,结果盖胡被重华活捉了回来。重华仁德,没有杀他,反而将他放回草原。盖胡感念重华的不杀之恩,因此再也没有进攻中原。”

吴若兰讲完了这个故事,二人都称赞这个故事有趣。

刘伯升笑道:“原来这华人和胡人的名号是如此来的,还是头一次听说。”

当日别无它事。

一日夜间,刘伯升和吴若兰举步出门。只见明月当天,吴若兰因感这月清光皎洁,玉宇深沉,真是一轮高照,大地分明,口占一首古风长篇。诗云:

“皓魄当空宝镜悬,山河摇影十分全。

琼楼玉宇清光满,冰鉴银盘爽气旋。

万里此时同皎洁,一年今夜最明鲜。

浑如霜饼离沧海,却似冰轮挂碧天。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