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豆腐和粥46(1 / 2)

揭开盖子,蓝色和金色的光芒交相辉映,遮住半个后院,持续了五六秒钟。

及第师傅看着海绵状的豆腐不吝啬自己的夸奖:“不错。”

这简单的制作过程中,最重要的是火候的把握,一定要小火慢慢焖煮,直到豆腐块呈海棉状。只有这样,海棉状的豆腐,才能将各种辅料的滋味吸入其中,吃起来既能保持有嚼劲的口感,同时又不粗糙干涩。

烫嘴豆腐的调料,可加可不加,因为海鲜的鲜味也溶入汤中,当然最终还是依个人口味决定。海鲜控的人,也可自已选择,多加一两味海鲜入锅焖煮。

田展还特意选用了黄花菜作为自己的特色。

黄花菜有一个富有诗意的名字——萱草,透出一种古色古香的韵味。

《诗经》中就有“焉得谖草,言树之背”的记载,古语中“谖”与“萱”同音。

这一名字也在屈原的《离骚》中频繁出现,象征着美好的事物。

萱草的花语就是“无私的母爱”,要想没有任何的忧愁烦恼——忘忧,需要有人无限包容,这世间能做到无限包容的人就是母亲。

黄花菜最早的种植地在尤地,当地的尤溪人将黄花菜称作“金针花”。

这是以黄花菜未盛开时的花朵而名,其形如针,其色金黄。尤溪人喜欢在房前屋后、菜地空角种植金针花,他们的记忆的深处,永远藏着一幅亲人清晨采摘金针花的画面。

田展选择黄花菜作为烫嘴豆腐的辅料,是因为其智慧、浪漫和温情的。

可烫嘴豆腐一个“烫”字,却说明这道美食一定要趁热吃。

田展招呼大家:“趁热吃,烫嘴豆腐就是要趁热”

当热气腾腾的烫嘴豆腐呈在众人面前,马上就往嘴巴里送,咬破豆腐,就有滚热的汁水溅出,夹杂着多种味道,热溢口腔,烫并快乐着。

小当家依据个人口味加点辣椒,吃时百味杂陈,烫着!辣着!兴奋着!

田展的料理在小当家里没有美食幻境一说,好像这些料理都是让自己陷入美食幻境的。

小当家的面庞留下泪珠,嘟嘟在一旁安慰着小当家。

黄花菜的无私母爱对阿贝师母仙逝不到一年,难怪让小当家泪流满面。

但是小当家还是没有忘记他的超味觉。

“豆腐宜选用非石膏制成的,否则口味不够清香。”

卤水豆腐的口感比较韧,有一定的弹性,而石膏豆腐则比较软,口感比较细腻。卤水豆腐的含水量比较高,比较清淡,而石膏豆腐的含水量比较低,口感比较浓郁。

卤水豆腐的制作工艺比较简单,但需要掌握好卤水的浓度和用量,而石膏豆腐的制作工艺则比较复杂,但可以生产出比较精细的豆腐。

田展倒是想说这怪我咯。小当家说的不错,这道菜的原理就是让豆腐吸收海鲜的鲜味,不过阳泉酒家没有提供,这不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不过一想,这是小当家的本能,这次就不揉小当家的头了。

大家吃完烫嘴豆腐,好像是开了胃。

及第师傅吃完剩下的豆腐,把他的料理其余各料均放入大碗内,冲入滚粥,再加入猪油、酱油、姜(切丝)拌匀。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