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回之环的开端(1 / 2)

风暴要来了。

这里没有大气,但我能感觉到。

巨大的气旋漩涡正在聚集,雷电在云层中若隐若现。

飓风眼正在凝视我,就像我在等待的人一样。

那家伙,真的会来吗?

我心中浮现出这样的想法,随即立刻将它从脑海里删掉了。

一定会来的。

我从上衣的口袋中拿出一张卡片。这是我的通行证,没了它,我将在这里寸步难行。

一张不太熟悉的面孔印在上面,说实话,我不太习惯看见自己的脸。

“范言”

“Xfantzw5”

我的手指轻轻拂过上面凸起的文字。

我的名字,还有那串为别人准备的悼词。

眺望远方,视野被遥远的风暴眼深深吸引。

触目所及,那幅震撼人心的景色也许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也只有寥寥几人能亲眼见证。

一抹黑色从余光闪过,有道来历不明的黑影正在后方接近我……

恐惧逐渐爬上了我的背脊,但我的视线无法离开远方的魔眼。

我逐渐理解一切。

意识模糊于暴风眼之中……

“我”就在这里。

……

玻璃罩外,湛蓝色的星球令人望而生畏。

月球与地球的平均距离约为38万千米,而光速传播的距离为30万千米每秒。也就是说,眼前所见到的地球是1.3秒之前的地球。

面前一英里以外的建筑是5微秒之前的存在,即使你在我一米之外,我见到的也是3纳米秒之前的你。在宇宙的尺度上,我们所见的都是过去。

那样的话,这过去的景象真是美丽啊。

我有种想打开玻璃大厅的外门在外面银白色的沙地上赤脚行走的冲动。

不过,那到底是不可能的,毕竟这里是月球,外面可没有供人呼吸的氧气。不穿上标准的航天服就暴露在外的话,宇宙有很多种毁灭人类的办法。

摆放在落地窗前的书刊架上铺盖着一层肉眼可见的灰尘,我轻吹出一口气,尘埃在偌大的室内微微散开。紧接着,我从里抽出那本最显眼的刊物。

“Infinity四号设施简介手册”

上面用清晰的中英字体写着这么一句话。

已经有多久没见过这本东西了呢……想不太起来了。

第一次浏览手册的时候,已经离现在有两年之久了吧。

“人类是勇敢的探索者。Infinity四号设施于2022年3月17号建设完毕,感谢所有对此作出贡献的先驱者们。

Infinity四号意在建立第一座可供未经训练健康人类进行生活与研究的月球基地,同时为更远的将来向太空深处探索铺下前垫,开发利用月球土壤里有大量的核原料——氦-3,它是一种核聚变最理想的燃料,用它发电,不会造成环境的污染……”

熟悉的文字。

那些过往的美好如幻影般浮现于我的脑海中。

那位大小姐现在怎么样了呢。

“欢迎来到Infinity四号设施。Infinity四号位于月表“静海”之内,基地北面的三座小陨石坑分别为艾德林环形山、柯林斯环形山和阿姆斯特朗环形山。月海(静海)是人类首次载人登陆的着陆点,同时因其显著的安全性成为Infinity四号最适宜的建立之处。为了防止外界月尘对基地内的干扰,Infinity四号全面采用无尘化处理,同时进行大气加压以平衡人体所需气压条件。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月球并不具备自己的大气层,Infinity四号外的气压远小于室内的气压,如发现设施有任意破损情况,请立即上报系统……”

我靠近大厅内的玻璃门,在门框的右侧,可供管理员紧急开启的电子锁让我觉得有些可笑。

银白色沙尘在灯光的照耀下如同尘封已久的华丽地毯,在一墙之隔的玻璃之外,那幅景色具有一种怪异的美感。

远处的阿姆斯特朗环形山显示着月球表面曾经的不平静,我有过很多次想要穿上宇航服出去探索的想法,但只能说从来都没成功迈出基地的门口过。

巨大的蓝色行星占据了天幕的一半部分,凝视湛蓝星球的我总是会莫名心生一股来自基因中的恐惧感。

白色的气旋漩涡已经不见了,说起来,站在月球上真的能够看到这么大的地球吗。

我回退了一点步伐。

“Infinity四号设施是三层状的复式建筑,简约可分明为:天文观测层

(Astronomicalobservation)、生活研究层(Lifeandresearch)、地下设施层(undergroundinstallation)。也可以以地球上人们所称的二楼到一楼,一楼到地下的称呼来分明建筑的结构。现在的位置是Infinity四号的主馆,也是设施内部唯一具有天文观测层的区域。上方的二层平台之上,由强化玻璃建成的圆形穹顶外具有可移动的太空材料保护层,能够在天文观测区关闭时合理保护Infinity四号和居住者们的安全。与主馆交相链接的通道能够分别通向不同的研究分馆,主馆和每个分馆都独立配置了医疗舱、研究室、种植田、个人寝室及健身室等完备的各项生活与工作区域。主馆的地下设施层以防空洞形式建设,若建筑物受损,请各馆人员到主馆二层搭乘电梯前往地下层进行避难。地下层具备着应急设备,同时也是Infinity四号内最重要的区域,若非故障等特殊情况,请勿私乘电梯进入地下层。在Infinity四号中生活,切记保管好自身的通行证,失去通行证将无法以对应权限开关门禁……”

果然无论第几遍翻开都会觉得啰嗦啊。

那家伙写出来的东西,为什么就不能风趣幽默一点呢?

我走到大厅的咖啡机旁,从上衣口袋里拿出……

……通行证哪去了。

哐哐……哐……

哐哐……哐……

那是什么?

半球形的大厅内忽然回荡着一股奇怪的声响。

那听起来,像是金属与大理石地板摩擦的声音。

寂静的研究所里突然出现这样的声响,我觉得有些奇怪。

主馆只有我一个人,我已经独自一人在这里待了有一年之久了。

在隔壁的计算机分馆还有一位安静的文学少女,虽然她人挺热情,但感觉是个不折不扣的顶级宅女科学家。除了几次视频会议以外,为了避免麻烦的入馆手续,我们从来只在电脑邮件里见面。

是有什么紧急的事情让她从那边跑过来了吗?

哐哐……哐……

哐……哐……噔

声音越来越大了,好像声源正在向我接近。

要是我的方向感没错的话,那是从大约五米高的二楼平台传来的。

究竟是怎么回……

“……!”

二楼的扶手处,一抹俏丽的身影忽然出现在我的面前。

她靠着扶手停下,似乎在寻找着什么。

一头靓丽的白发用蓝色结绳干练地扎成单马尾,雪白的肌肤让人移不开眼。蓝白交间的剑道服给人一股飒爽的感觉。

完全不是与我视频见面过的miko小姐,我对这位俏丽的佳人没有任何印象。

她好像没有注意到站在一楼大厅的我,只是沿着扶手慢走。

她……是谁?

我想开口叫住她。

下一瞬间。

她转过头来,淡蓝色的眼眸如同深邃而不可理解的海洋一样吸引着我。

“……你在这里啊。”

少女口中念念有词,空灵的声音徘徊在上空。

我很疑惑。

她好像认识我?

很抱歉的说……我对这位漂亮的妹子真的没有什么印象。

更何况,她是怎么到这里来的呢?

我和她对上了眼。

冥冥之中,我感觉少女的眼中有股奇妙的感情。

她轻佻地笑了一下。

“那个……?”

我的话还没完全说出口。

少女的手边好像提起了一件东西。

哐哐……哐……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