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之海岛美人_分节阅读_第49节(1 / 2)

  李珍珠几人失望极了,就是林碧清也失望得很,她也想美美地上报纸呢,不过心里也庆幸不已,得亏她今天没偷懒,洗脸梳头了。

  说好了,孙记者很快就进入了工作模式,他先采访林碧清,他指着院子里的菠萝叶子问,“这满院子的菠萝叶子是用来干什么的?”

  林碧清笑了笑,“这题我就不回答了,胡嫂子她们都知道,让她们说吧。”

  孙记者又问胡细妹她们,胡细妹几人知道林碧清这是给她们露脸的机会,捏了捏衣角,再用手理了理头发,先由李珍珠回答,“这些菠萝叶我们是用来做衣服和皮革的。”

  孙记者惊讶了,“菠萝叶子的纤维织布还可以理解,它还能做皮革,这事得到证实了吗?”

  胡细妹理了理头发,说道:“我们不清楚,这得问小清,也就是林碧清同志。”

  孙记者又看向林碧清,林碧清组织了下语言道:“菠萝叶子的纤维强度高,柔韧性好,几十片的菠萝叶提取的纤维就能拉动一辆汽车,这么好的纤维只做衣服未免太浪费了,应该考虑更多的可能性,至于能不能制成皮革,不如孙记者在岛上多留几天拭目以待,如何?”

  孙记者看她信誓旦旦的样子,他有种直觉菠萝叶肯定能做成皮革,他有种想要见证奇迹的冲动,问道:“这需要多长时间?”

  林碧清故意思考了两秒钟后,回道:“最迟后天就能有成果。”

  这时间不长,孙记者一口答应了下来,“那我等着奇迹的出现。”

  揭过这个问题,孙记者下面的问题就有些犀利了,“这四位同志是你雇佣的工人吗?”

  吴美娟和李华英的脸色立刻变了,雇佣工人那是资本家和地主老财才会做的事,她们赶紧给林碧清使眼色,这问题回答不好,林碧清这辈子就完了。

  而林碧清如何不知道这个问题有坑,她看孙记者的目光冷了起来,不愧是记者啊,挖坑都不带遮掩的。

  她挑了挑眉,淡淡地说道:“这个问题还是让几个嫂子来回答吧。”

  孙记者没有勉强她,转头问胡细妹她们,“你们和林碧清同志是雇佣关系吗?”

  李珍珠四人这回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如果这问题回不好,不仅林碧清有麻烦,她们也不会好过。

  李珍珠先回答,“怎么可能?雇佣关系总得雇主给钱吧,可林碧清同志不仅没有给我们钱,我们还得倒贴给她准备吃的,我们来干活一方面是她身体不好,爱人出任务没在家,我们过来照顾她,另外就是看她怀孕都不忘给农民创收,我们也想出份力。”

  胡细妹三人立刻点头附和,“对,就是这么回事。”

  “孙记者吧,你好,欢迎你来南舟岛,我是王秀云,是南舟岛这边的妇联主任,我能证明李珍珠几人的话是真的。”

  王秀云匆匆过来,一进门就帮林碧清解释,而且她还说了另外一件事,“林碧清同志之所以得卧床养胎,也是工作疲劳过度造成的,她为了祖国的科研事业废寝忘食,就是卧床养胎,也不忘给人民群众研究创收项目,林碧清同志绝对是一位心怀祖国和人民的好同志!”

  而她的这番话让孙记者对林碧清肃然起敬,把王秀云几人夸林碧清的话全部写到了采访本上。

  李华英和吴美娟见危机解决,均长长地松了口气,没事就好,吴美娟还瞪了眼自己闺女,都卧床养胎了,还不忘折腾。

  李珍珠几人也松了口气,早知道记者采访不安好心,她们就不答应接受采访了。

  而问过了最敏感的话题,接下来就是采访香蕉树纤维卫生巾的事了,孙记者笑着跟他们说了一个好消息,“大领导称赞这项发明是变废为宝,还说像这样变废为宝的技术可以多多研究。”

  林碧清傻了,她,她竟然被大领导夸奖了,何德何能啊!

  李华英和吴美娟短暂的怔愣之后,均高兴地笑没了眼睛,儿媳妇(闺女)被大领导夸奖,光宗耀祖了啊。

  李珍珠她们激动地眼睛都红了,她们语无伦次地跟林碧清道喜,“小清,恭喜你!”

  林碧清还有些不可置信,不确定地问:“真的吗?大领导真的夸我了?”

  孙记者理解她的激动,笑着道:“虽然没有提你的名字,但夸了香蕉树纤维卫生巾,就是等于夸了你。”

  林碧清很赞同这句话,“对,你说的对!”

  夸她的技术四舍五入就是夸她这个人,她此刻突然有了个不能宣之于口的理想,她想大领导点名道姓地夸她一句,她又有奋斗的动力了。

  孙记者继续提问:“林碧清同志,当初你研究香蕉树纤维卫生巾的初衷是什么?”

  林碧清从床上坐起,双手在胸前交叉侃侃而谈:“从古至今,女人的例假都是人们避讳的话题,在封建社会更是被当作晦气的代名词,更别说研究女性卫生用品了,偏偏生理期是女同志最脆弱的时候,如果不护理好,很多病菌就会趁虚而入,从而导致妇科疾病的发生……”

  从妇科疾病,再到经济条件等等,林碧清详细地叙述了华国女性的不易,以及对妇科卫生的忽视。

  孙记者记录的手都酸了,这些可都是新闻点呢。

  而旁观的人里李华英看着儿媳妇满脸的骄傲和自豪,其他人看林碧清的目光充满了佩服,她们都震惊于林碧清的学识。

  只有吴美娟心情复杂,她的闺女啥时候这么厉害了,她怎么感觉眼跟前的闺女那么陌生呢。

  “谢谢几位同志的配合,能再配合我拍几张照片吗?”

  采访过后,就是拍照,孙记者掏出公文包里的照相机后,除了林碧清和李华英,其他的几个人包括王秀云都紧张了。

  现在照相技术不发达,照相是一件很奢侈的事,人民几乎都是去照相馆照相,去之前还要穿上最好的衣裳,打扮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的。

  这孙记者说照相就照相,还不让她们去换衣裳洗脸梳头,拍出来的照片不好看,咋办?

  可惜人家孙记者不是说了吗,要的就是真实,最后忐忑地大家一起照了合照,还给林碧清单独照了一张照片。

  “记者同志,这报纸啥时候能出来?”

  王秀云按耐着激动问道,她也是上了《华国日报》的人了,她家老姜再能耐,他能上《华国日报》?

  孙记者笑着回道:“这得等几天了,我还得在岛上等菠萝叶奇迹,另外回京城路上也得几天,回到报社还得审稿排版等等,所以我也不清楚新闻什么时候能上报。”

  几人心里一阵失望,她们还以为马上就能上《华国日报》。

  林碧清嗔她们一眼,道:“好饭不怕晚,咱们赶紧把菠萝叶处理好,让孙记者能早点完成采访任务。”

  李珍珠她们都笑了,只要能上《华国日报》,多等几天又怎样。

  而她们在这里接受采访的时候,关于京城的大记者来采访林碧清的消息在岛上传来了。

  “听说是《华国日报》的记者呢,啧啧啧,这次林同志能在全国出名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