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新闻与吐槽(1 / 2)

“小行星2号于2月16日下午4时,在地日拉格朗日点完成太空换气,已经受命启程前去拦截陨石。航天部门近地行星防御计划组组长陈其仁院士表示,中国航天人有信心,也有能力保护地球,不受外太空陨石影响。”

看着夜间新闻上端庄靓丽的女主播,用自信而亲切的声音,播报着小行星2号的新闻,黄嘉峰对陨石撞击地球的最后一点忧虑也消失了。

“我就说嘛,没什么好担心的,这老美就是大惊小怪。”

在这之前,黄嘉峰也和很多人一样,对本子岛上美军的撤离行为有诸多猜测。网友们也给出了他们的分析,其中获得认可最多的一条就是,如果陨石要掉落地球,美国人会在大气层中用核弹将陨石炸碎。

这世界从来不缺乏聪明人,结合陨石来袭,驻日和驻韩美军撤离,中国沿海各省开展防核爆演习,种种迹象表明,如果陨石真的撞击地球,美国人是真的会祭出核弹大法。

核弹在太空中对陨石没有威胁,这个最基本的知识点,只要是读过一点书就能明白,神通广大的网友们自然不像好莱坞文盲一样对此一无所知。

既然普通人都知道核弹在太空中对陨石无用,美国人为何还要撤离驻日和驻韩美军呢?

白房子和五角屋子也是有美国科学院顾问的,既然他们会那么坚决的撤军,真相就只有一个:陨石有可能会落在本子岛,而美军将会动用核弹。

看过网友们的分析,黄嘉峰思索一番也觉得有道理。这下他就放心了,他现在所在的琼岛,离本子岛有3000多公里,就算老美在本子岛上空引爆核弹,也应该影响不到这里吧。

就是苦了离本子岛近的那几个省的民众了。

假如直径10公里的陨石真的掉落,地球人类可就要灭亡了。难怪本子岛上发生了动乱,那些人估计也明白了,他们这是被放弃了。

那些网友们也在计算,美军在大气层中该使用多大当量的核弹,其爆炸的威力才能足够将陨石炸成碎片。大家公认的一点是,不管最终使用多大的核弹,在核爆点下方区域的人,只怕是要尸骨无存了。

著名的思想道德试验电车难题,一直以来都是无解的。不论放弃谁,最终都会给答题者心灵上造成伤害。

现在这个选择又放到了众人面前,假如陨石掉落本子岛,在大气层中使用核弹,可以炸碎陨石,拯救地球上其他70多亿人,但是本子岛上的一亿多岛民就没办法活下来了。

如果任由陨石撞击,地球人类或许就将灭绝。

这边是一亿本子岛民,那边是地球70几亿人的安危,如果你手握这个核按钮,你会怎么选择?

黄嘉峰表示,这特么也是选择?美国人干得漂亮!

“这本子天生就跟核有渊源啊,合该再被种蘑菇。”

当然,电车难题最佳的选择是想办法停下电车。这也是中国航天人正在做的事,如果陨石被撞碎或者撞偏了,就不用再做这种选择,受道德和灵魂上的谴责了。

“陈其仁院士好样的,中国航天人好样的。”

陨石还在1800万公里之外呢,就算会掉落地球,黄嘉峰也不再担心,他相信国家航天部门一定会有办法解决这次陨石危机的。

陈院士都上新闻表态了,还慌啥呢?

黄嘉峰脑子一转,自家的娱乐公司拍的电影挤不进这个春节黄金档,如果能蹭这次陨石危机的热度,赶紧拍一部科幻灾难片,有可能成为爆款啊。

想到这点,他赶紧拿出手机,拨出电话。

“老板,新年快乐。”

“小黄,也祝你新年快乐。”

老板自然是快乐不起来的,春节黄金档啊,多好的抢钱机会,他们公司拍的小成本喜剧却没能上映。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基本的物质追求已经得到满足之后,自然要有精神上的需求。

电影就是很多人的精神粮食,花点钱去看场电影,享受一场视听盛宴,已经是普通民众的日常了。

当初短视频的兴起,很多人就说这会对电影造成巨大的冲击。

一些小成本的大电影120分钟讲完的故事,在短视频平台上5分钟就能讲完,关键看完还不用花钱。

那些大电影就算把成本做得再低,也低不过短视频的成本。

而短视频却可以免费观看,不像大电影一样需要票房,它们可以从流量中获得收益。

几乎所有的小成本电影,短视频都可以模仿和复制。小成本喜剧电影上的那些笑料梗,在短视频里早就已经被用烂了。

正当人们以为小成本电影会被短视频冲烂,劣币驱逐良币的时候,很多娱乐公司却采用逆向思维,在这一赛道上赚取不菲的利润。

短视频会冲击小成本电影吗?会,影响还很大!短视频的确冲击了小成本电影,票房也随之受到影响,但不代表烂片就不赚钱。

当初很多人说预制菜会冲击整个餐饮业,的确,预制菜的诞生,让很多传统餐饮生存不下去了。

千篇一律的口味和低成本优势,的确让传统餐饮业受到极大的冲击。可是人们吃多了这样的“垃圾”快餐之后,反而会对那些厨师精心烹饪,带有锅气的现炒菜更加情有独钟。

每一种商品都有其受众,市场很大,只要抓住一些细分行业,你就能赚到钱。

谁说烂片就赚不到钱?

如果你随便问一个喜欢看电影的观众,电影是艺术吗?他们多半会回答是。

可在黄嘉峰老板看来,电影从来就不是艺术,而是商品,是他赚钱的工具。他拍电影就是为了赚钱的,不是为了某几个拧巴的导演、编剧用来夹带各种私货的。

这么多年,老板就是这么做的。在每一年的春节档,随便找几个有点知名度但又便宜的演员,凑一些烂俗梗,拍上一部小成本喜剧,取个谐音梗的电影名。

只要收买了院线给了排片,能在热门档期上映,花点钱做好宣传,蹭个社会热点或者花钱买个热搜,依靠对电影夸大和虚假的宣传,欺骗观众走进电影院,烂片只靠上映前三天就能赚到足够的钱。

之后甚至主动找人吐槽自己的电影,增加热度,再吸引一批好奇的冤大头买票,收割韭菜。

烂片又如何?能赚钱就是好的商品,屎尿屁永远不过时。

至于这会损害电影市场,关他屁事!

返回